第二百五十六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 (第1/3页)

    “法国劳工总会不是请求我们给予法国劳工国民待遇吗?我觉得现在正是操作这件事的最佳时机.复**经过诺瓦茨之变肯定比其它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我们的帮助,特别是军事上的。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法国劳工及其子女就读我国高校特别是军校上大开方便之门,以促成更多的法国劳工和他们的子女就读我**校。如此一来,一方面我们可以帮助复**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基层军官,另一方面,只要我们在录取协议上注明,就读军校的法国劳工或其子女毕业后必须在我军队中见习三个月以上,那么大可以通过此举使得复**对我保持较高的认同度……”

    不管是那个时空还是这个时空,法国人的遭遇在欧洲都算是比较悲惨的。相比其它欧洲国家或站在德国纳粹一边或站在德国国防军一边,但都已经稳定下来不同,法国因为存在着两个政府,所以其国内局势即使在后希特勒时代也没有平静过。本来,法属印度支那联邦应该能成为渴望安静和和平的法国人的一块乐土。不过,因为中南半岛国家在中国的支持下,都已经开始向民族**和国家**稳步迈进,作为曾经的殖民者,法国人并不受欢迎。这个时候,中国政府推出的人才引进计划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到中国去”——从34年至今,据联合政府民政部的统计,在华法国人已经超过了六十万人,这其中还不包括一些通过其它途径进入中国并没有在当地公安部门备案的。这六十万法国人里面,绝大多数又都是青壮年,他们当中适合参军的最少在半数以上。这也是邓锡侯提出“基层军官计划”的基础。

    昂波斯时代,复**就曾提出过类似的方案,即请求中国政府帮助战斗法国从在华劳工中挑选兵源并加以训练。不过因为那个时候正值多事之秋,联合政府根本没有这份闲心操作此事,这事最终就不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