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策反

    第五百二十八章策反 (第1/3页)

        欧阳云在抗战大局未定的情况下毅然出兵中南半岛,一方面因为有先知之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东南亚在地理上与中国天然的邻居关系。{[}不夸张的讲,如果东南亚为日军所完全掌握,那么中国就必然要面对两线作战的压力,而且当时的情况下还会失去与美国等盟国的联系。这些,都是当时的中国所不能承受的。只是,当时还是中央政府,且中央军的实力比之那个时空还要有所下降。所以,作为抗战中至关重要的一股力量,学兵军主动挑起这个担子,其实也是欧阳云大局观的体现。

        小泉敏一郎进入东南亚,本来是冲着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去的。不过在进入东南亚之后,受形势所迫,他的切入点最终却着落在了东南亚的人口上。东南亚地区庞大的人口基数,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特别是在日军越打越少,渐渐已经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东南亚独有的这种战略资源,在引起小泉敏一郎注意的时候,自然也入了欧阳云的法眼。所以,学兵军才会在越南帮助昂波斯组建复**,也才会在缅甸等地方筹建民族独立解放军。

        说起来对东南亚土著来说绝对是悲哀,即本来应该作为中立国的他们,在自身没有立场的情况下,却被中国和日本硬生生的拆分成两个对立集团。

        就利用东南亚人口这件事上,毫无疑问,日本人做得更加成功。这也算是侵略者独有的福利。当然,从长远来看,只要中国能够击败日本,那么当时学兵军在这件事上的忍让,就会让中国在若干年后收获累累的红利。

        因为兴奋剂的出现,东南亚土著武装力量的破坏力大为增强,而中**队也是受害人之一。正因为有太多的战士死在东南亚土著的手上,所以从一开始,中国最高统帅部在制定相关政策的时候,就没有考虑收编和改编民族独立军的问题。最高统帅部这么做,其中还藏有欧阳云的一点私心。即,为了保证新加坡乃至东南亚华人未来少受一些磨难,似乎,东南亚土著死得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