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七章优势

    第五百三十七章优势 (第1/3页)

        “中国人的进攻來的如此突然,我和波尔科夫才跑到值班点,便听见了炸弹坠空特有的啸鸣声,我下意识的回头,就看到成群的炸弹从天而降,而我们所处的阵地,瞬间就化成了火海……”,,摘自辛尔松日记。

        远东战场,作为防守一方,贝加尔湖就是天然的防御工事,所以,无论中苏,都将贝加尔湖作为一个主要的兵力集结点,同时,都围绕着贝加尔湖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中苏关系是什么时候开始降温的,中苏两**队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对峙于贝加尔湖两畔的,作为一个小小的少尉,辛尔松既无关注的必要,也无关注的兴趣,在他的印象中,只记得好像是去年下半年的时候,上面的军官们谈论中国的时候,语气就变了,中国毕竟曾经帮助过苏俄抗击过德国侵略军,而俄罗斯人也从來不是忘恩负义之辈(辛尔松自我感觉),所以在苏德战争结束后的好长一段时间内,辛尔松所闻所见,与中国有关的人事即使不是赞美,那也是一种朋友口吻下才有的亲昵。

        “前一秒还是朋友,但是现在,却已经是不死不休的仇敌了,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波尔科夫口中所谓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吧。”

        方面军体系,是苏俄国内在战时为了某方面的战事特设的一种大编制,德国败退之后,除了在远东,苏俄统帅部还保留有一个远东方面军,诸如西南方面军、北方方面军、西北方面军,那都是已经撤销了的。

        伊尔库茨克,北方方面军司令部,随着中国空军的轰炸半径进一步扩大,瓦图京紧急召开的作战会议已经搬到了地下,辛尔松的感觉,苏俄国内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改变对华态度的,实际上呢,从去年三月份开始,在斯大林的密令下,伊尔库茨克,这座最邻近中方乌兰乌德的苏俄城市便开始了战备工作,先是大量的政治保卫局的特工入驻,然而是大量的民兵和工程兵,而随着民兵和工程兵的进入,伊尔库茨克开始了繁杂的国防建设……

        这座地下室,正是在那时建成,而据政治保卫局提供的参数,这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