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钱行的筹备

    第二百八十三章 钱行的筹备 (第2/3页)

有经验的伙计,然后又租了一个大门面,钱行的架子也就搭起来了。

    想要发行钱币,肯定需要一定的备本钱,李璋的全部家当,再加上赵祯自己的家当,最后总算筹备了五万贯,这已经不算少了,当初朝廷在益州发行官交子时,也不过准备了三十多万贯的备本钱,那可是一州之地,而李璋现在只是开一家钱行,五万贯的准备金,按照百分之二十的准备金比例来算,也足够发行二十五万贯纸币了。

    不过李璋还是比较谨慎的,认为百分之二十的比例还是太低了,毕竟钱行属于新事物,刚开始客户对钱行肯定不放心,所以准备金一定要充足,免得发生无法给客户兑换,从而导致钱行名声受损的情况。

    说起来当初益州交子务发行官交子时,准备金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多,李璋没有官府的信用做保障,所以他决定将准备金比例暂时定在百分之四十,如果日后名气打响了,客户对钱行也信任了,到时再下调准备金比例也不迟。

    纸币的印刷也是重中之重,毕竟万一日后有人仿造纸币,这也是个大问题,其实在交子刚出现时,假交子也随之出现,大宋这个时期的假币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就是后世的假币,造假者按照纸币的样子刻模,然后印刷假币,第二种则是涂改纸币上的数额,因为大宋的交子数额并不固定,需要后期往上面填写,而最后一种就是印刷交子的人直接将真模卖给别人。

    对于李璋来说,真正有威胁的假币还是第一种,因为他准备发行的纸币是固定数额,无法再涂改数额,而纸币的印刷他准备去找赵祯,让赵祯直接调宫中的匠人印刷,这些匠人不但技艺高超,而且保密性也强,远比交给别人要放心。

    至于第一种假币,李璋也只能想尽办法,在纸币上做一些防伪的手段,比如编号、花纹、颜色,甚至是纸张的材料等等,这些都用上后,别人想要伪造恐怕也十分的困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