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不开历史的倒车

    533、不开历史的倒车 (第1/3页)

    ();    沈正宁自杀的时间很巧妙,恰巧是1995年12月31日,隔天就是1996年的元旦。

    元旦作为新年的第一天,人们期望它是除旧布新的开始,实际上年份只是创造出来的虚拟单位,并不会影响事件的连续性。

    比如说海州这件轰动上下的新闻,很多人都在内心琢磨下一步的走向,风暴已经开始酝酿。

    在这个过程中,陈军也展现出了控制全局的能力。

    首先,他和海州当地的宣传部门打好招呼,在没有江东省委的指示之前,压住消息暂时不能外传。

    90年代的网络还没有普及,极大的影响和阻断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另一个角度也给了政府部门控制消息带来了便捷。

    在这个时候,如果突发事件不利于政府威严端庄的形象,一般情况下都会掩盖或者延迟发布。

    沈正宁是海州的一把手,所以陈军必须要先得到江东省的指示,确定这则消息是否公布、何时公布,以什么理由公布。

    其次,他连夜约谈了海州的部分领导,稳住了混乱的人心和局势,将有点偏离失控的海州官场重新带回正确轨道上。

    最后,陈军将袁照龙的鼎龙建筑连根拔起,从总经理到会计,从施工队长到普通员工,果断的全部扣押起来,然后慢慢审问。

    涉案的就留下,没有涉案也要先关一夜再放回去。

    这样,不仅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危害继续扩大的可能性,而且也释放一个重要信息。

    袁照龙,已经倒了!

    连续霸占海州首富的袁照龙,没有靠山了!

    无法无天、目无法纪的袁照龙,再也回不来了!

    袁照龙和熊白洲的恩怨在民间少有人知道,不过海州的中高层官场还有部分商人都是了解的,袁照龙的那句威胁还历历在目。

    不乏有人看衰熊白洲,毕竟袁照龙和沈正宁的关系太过密切,而且在海州市里经营多年,熊白洲就算有周美电器傍身,可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也有人觉得双方胜负手差不多,袁照龙虽然在海州当地的势力盘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