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购粮证

    第245章 购粮证 (第1/3页)

    这次水灾,各家的住房虽有损坏,但大伙囤里有粮,手里有钱,圈里有猪羊,生活基本没受啥影响。要不是道路不通,没法进砖瓦,估计家家得建新房。

    进了8月,国家的购粮证就发下来了。滩区的群众,不论老少,每人每月30斤平价粮。购粮证上的粮食是国家供应价,三份细粮,七份粗粮。

    农民的购粮证和城镇居民的购粮证,差别就是,农民的购粮证给的是粮食,不是面粉。细粮就是小麦,粗粮有玉米、地瓜干两种,一样一半。

    关键是供应价低,小麦每斤0.14元,玉米0.09元,地瓜干0.07元。除了供应粮食外,还供应烟煤,让大家烧锅用,也是每人每月30斤烟煤,每斤一分钱。

    8月10日后,各家的房子基本上都干透了,人们陆续回归,孩子们也跟着回来了。

    毕竟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特别是现在,人们的口粮都不宽裕,住亲戚时间长了,吃饭都是问题。

    说起吃饭,大舅妈就心酸。她把志高和智茹提前送了出来,等大家出来后,才把他们从姥姥家接回来。

    每次吃饭时,他俩都说姥姥做的细粉条菜托好吃。舅姥姥奇怪,没听过用粉条做菜托的。

    看孩子馋的慌,大舅妈就去问她娘。其实是用葱根加上腊肉做的,孩子小,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看着像粉条,就说成了细粉条。

    两个孩子在家没受过罪,没菜不肯吃饭,他们姥姥就想出了这个办法。就这样的菜托,可以放着多吃顿,保证了孩子一天三顿有菜吃。

    悠悠家是8月12搬回来的,回来后,大伙就要求姥姥把代销点开起来。坐船出去买东西,到底不方便,大家就盼着悠悠家的代销点开业。

    “悠悠姥姥,你啥时候开始收鸡蛋啊,出去说人家得说咱做孽,俺们要说吃鸡蛋吃够了,恐怕没人信。”留下来的人,都说吃够了鸡蛋。

    是啊,村里这两年养的鸡多,那家都得有二三十只母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