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面粉厂

    第496章 面粉厂 (第1/3页)

    今年的夏种,和往年不同。堤外的村庄,一改往年的种植习惯,开始大面积的种植夏棉。

    在韩屯村的带动下,河滩的村庄,这两年大部分都是种夏棉,产量也能达到400斤籽棉。

    堤外的村庄,耕地瘠薄,沙壤土还有些盐碱,种高粱豆子产量低,种棉花和地瓜不比河滩里的淤地差。

    往年堤外的人们长年累月的吃地瓜,看见地瓜就吐酸水,有了合适的选择,人们彻底的抛弃了地瓜,每家最多种半亩,只够吃鲜地瓜的。

    棉花国家大量的收购,卖给供销社当场就能领到现金。籽棉均价0.40元一斤,一亩夏棉即使收300斤,也比种大豆和高粱合适多了。

    已经种了好几年的抗虫棉,品质虽有退化,可比起现在的传统棉种来,品质还是高了好多。

    最起码抗虫的性能好,基本上不用打叉,棉绒纤维长,省时省工,除去拾棉花,和种大豆差不多。

    比种大豆收入高多了,沙土地种大豆,亩产最高二百斤,大豆价格低,每斤才0.25元左右,而且难卖。

    麦收过后,新的一轮的大牲畜热又开始了。麦季靠人力还凑合,到了秋季就不行了,犁地耙地必须得用大牲畜,靠人力翻地非得误事。

    其实,喂头牛也不费事,各家都有麦秸,别说喂一头了,两头牲口也吃不完。因此,家里母牛下崽的,就自己喂着,正好凑够一局子(一套)牲口,犁地耙地自家就行了。

    麦收过后,罗新华向临水驻深办求援,希望临水在面粉上给予援助。

    深南这两年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粮食供应一度紧张,国家的计划内粮食指标根本不够用。

    八十年代初期,来深南打工的人,干的大部分都是重体力活,国家计划内供应的粮食指标,根本不够吃的。

    振华公司用的大部分是临水的工人,吃不惯大米,喜欢吃白面馒头。大米在南方比较好买,面粉南方买起来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