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需要扯皮

    第五百一十八章 不需要扯皮 (第3/3页)

    就算是真的真的附近也没有商业化的城池,也没有矿石的城池,般来说也是会修缮的相当完善,反正是人少过去的车也少,只要是修一次那就能够坚持很长的时间,也花不了多少的钱,如果天灾过多的话那就除外了。

    这种扯皮的情况就不存在了,至少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扯皮就不存在了。

    原先的时候这些南方岛国还是出现过另外的一种情况,那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扯皮,地区与地区之间的扯皮也造成了这个情况。

    现在的话极国至少是没有了地区之间的扯皮,其实连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扯皮都没有了。

    这一点极国是做得相当相当的不错,看来也是一个大国的形象所在。

    果然不负了一些大国的气势。

    就比如说在北大城再往北的那些商队,那些商队其实走出过之后原先就会发现这个路特别难走,一直河马口。

    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划分是很容易产生的,就是这个很容易划分清楚,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地区和国家之间他的命令下的是相当的到位,那是一个管制与被管制之间的关系。

    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不一样了,很多的zhengzhi因素和军事因素一起地理因素就会导致这个事情就会变得相当的扯皮。

    所以划分起来也并非那么容易的事情,非是一方想要划分清楚就能够划分清楚的。

    比如说极国和元族,能够很容易解释出来了,那时候发生了一场剧烈的战争,后商讨出来了一个结果,就是从河马口到北大城这片空地谁都不许占,最多就可以放一个侦察兵,这是侦查前哨。

    事实上北大城就是这么做的,而且放了不少。

    所以说这个就算是一个国家之间的划分不太清晰。

    这种划分不太清晰就导致了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说这个路啊真要修起来究竟是谁修现在也不确定。

    当时极国的商队非常的烦恼这个事情,如果说我把这个路修好的话天气好的还行,走路也是勉强能够通过,但是如果下雨或者是下大学的时候就会明白了,这条路泥泞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南方的道路。

    所以这条路就必须去修缮一下,因为当时元族的商队也进来极国的商队也出去,所以当时外交官就和元族的外交官开始商量。

    这个时候商量就看出来了一个扯皮的存在,这就是典型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扯皮。

    最后高层笑了笑,和一群穷乡僻壤的人商量有什么意义,最后还不过是想占一点便宜,把这一点便宜都想占了,那真的是穷乡僻壤到一定的地步了。

    所以最后拍板决定,直接让北大城发款修缮道路,一分钱没有让元族出,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都是按照最好的标准。

    高层的话是这个样子的:“要修就往最好的修,反正我们商队多,用的也多,最后也是得其所然,那群穷乡僻壤的人跟他较量什么呀,没意义,修现在就修,没钱就要!”

    于是乎大手一挥,立马开始召集商队,召集关于这方面的商队,让他们开始修出一条大路!

    高层说的没错,他们的商队确实多,多得数不清,随着两国战争结束之后外貌也开始慢慢的重新建立,所以商队也是越来越多,无论怎么样其实还是极国要占便宜。

    其中确实是展现了大国的风度,就算是这个商队相对来说比较少,这是极国应该也会修这条路,这条路的扯皮时间远远要比其他时间来的更加没有意义,一个完全没有必要的扯皮。

    所以说这种做法应该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正确的。

    太多的扯皮事件其实还不如去做别的事情,要交流其实看起来挺高大上的,说起来这种事情无外乎争吵,这种争吵看起来是有意义的,好像真的高人一等。

    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其实和人与人之间有一样的方式,有一样的方式去交流,有一样的感情处理。

    结果就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中年男子,根本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怎么根本不在乎别人说你看这个家伙多怂。

    只需要等着你真的过来要打他一拳的时候,他一脚把你踹在地上你就知道他怂不怂了。

    所以结果就像一个这样的中年男子一样,高层也是这个样子,不仅仅是与元族这样交流的,和其他边上相邻的国家也是这个样子的。

    没有什么太多的利益冲突的话,领土人命这样的事情,损失一点钱又何妨。

    更何况还有很多的国家能够看得清楚一点,并不愿意让极国自己把这个钱给出了,而是选择和极国商量清楚,为的就是让极国高看一眼。

    恰恰是因为这个因素,反而得到了更大的利益。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大国都是像极国这个样子的,所以这种事情其实说起来还是要靠自身的强大之处加上与别人之间的维护。

    所以在北大城靠北的地方就有一条通天大道,又宽又长,一直到了河马口那边的一个元族的道路。

    是派过去的工人还有看守的士兵,每个人脸上都有的红光,主要的原因就是非常的骄傲,看了那些元族的人就感觉到非常非常的骄傲。

    所以这也是一个国家的尊严所在,一个国家的尊严有了能够带给自己基层的东西是非常多非常多的,当然没有东西是完美的。

    其实极国里面也有很多人抱怨,无论是普通的民众还是说中层高层的官员,这都是肯定有的,不论什么样子都是有抱怨的人。

    无论是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方面都是有抱怨的人,都是有不合自己心意的地方,这种不合自己的心意的地方其实大概率上来讲,不可能完全消除,甚至不可能消除。

    所以莫瑜想起来了这件事情,想起来了这件事情之后,又想起来了很多很多不需要扯皮的感受。

    不需要扯皮的感受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莫瑜在三十九城的时候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

    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明明白白的,有些事情可以去做,但是有些事情我做了就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就比如说眼前的这种情况,确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如果真的要因为一个道路整天说这说那的话那简直就是没有任何的必要,还不如花时间去想一下,怎么搞到钱怎么能够把这个路给修了。

    当然了这种说法也不见得很正确,因为有时候你想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不见得你能够一直做成功,也不见得别人不会毁坏你。

    因为有些人是好的,但是有些人就见不得别人是好的,所以会诋毁他人,或者是毁坏他人的成果,这种情况还是需要一个大环境。

    当然莫瑜所说在机构当中不需要扯皮那简直就是再爽不过了。

    一旦发生了一些灾害的时候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一旦发生一些毁坏的时候也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相信这种酸爽的程度就不需要多说了。

    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去争吵。

    原先的时候还没有说完,就是他们究竟是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划分这个城池与城池之间的分界线,甚至说划分小镇与小镇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分界线。

    方法非常简单,那就是采用两种方法,第1种方法就是按照参照物。

    举一个例子说如果有一条河流在两个城池中间,好按照这个河流去划分两个城池的分界线。

    就已经明确的规定河流全是属于谁的,而不是说河流的一半分为这边城池和另一半分为这个城池。

    那么这个责任就到位了,也就是说这个河流上面的桥一旦崩塌的话究竟是属于哪个层次的责任也就已经产生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了。

    所有人都不能推卸这个责任。

    这当然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无论是山脉还是平原还是高原,一般的时候划分都是尽量把这个划分划分到一个非常非常明确的一个城池。

    再说了都是国家的东西,对高层也不会想着哪个城池少一点两个城池多一点。

    城主还有长老也不会介意的一件事情,又不是自己的东西,多一点的话也许更头疼一点,少一点的话可能会损失一些财政上的打分。

    但是也可以在其他的事情上面找补回来,所以说这些中层的官员也不是特别的建议。

    另外的一种方法就是在不明显的地方,开始放这个标志物,既然这个地方没有标志物的话那就应打一个标志物出来。

    其实这个事情花费了极国很长的时间,不过倒是没有花费多少财力,基本上就是先找一个石头上面刻上分界线,并且插在泥土里面。

    如果插不到泥土里面,反正就一定要把它给竖起来,按照极国的规定,如果真的发生城池与城池之间的含糊不清的情况,那么就拿一条线过来,在两个分解石头上扯出来一条线,这个事情就已经能够很容易的展现出来了。

    那么这个时候也就不会出现扯皮的情况,标准立马就跟你说了出来,你也必要去扯皮,完全没有任何的必要。

    因为只需要一个绳子拿过来就可以了,首尾相接形成了一个直线,不跟你扯什么半圆半弧形。

    极国的章程里面就规定了这件事情,他在这地方显现的是一条直线,但是在地图上确实是想象的一个圆弧,那就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

    有人说这些分界石和分界石之间不是很远吗?

    那就错了,极国的分界石和分界石真的非常的近,要不然的话为什么会花那么长的功夫,两个石头之间其实差距也就是在几十丈左右。

    茫茫大的国土上面需要插多少个这样的石头就可想而知了。

    有人说这个东西不容易被人偷了盖房子吗?

    一般来说是不太会的,因为极国的石头也没有那么贵,再说了,如果被发现的话那这个罪名还是非常大的。

    需要拉的马车道分界线赶路,那还是很容易被人发现的,再说了这种石头并不适合盖房子,就算是盖了房子也很容易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