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小事化大

    第五百四十一章 小事化大 (第1/3页)

    白云一笑了笑说:“原来你都是这样糊弄你的上司的呀,本来我还以为你做事挺认真呢,没有想到你是这样的一个人。”

    莫瑜也是肯定不在意,这种事情其实想要管多一点也没有机会。

    但是这样的事情往往并不是特别特别的很重要,因为根本不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或者说想要管的话基本上就是那个样子。

    如果真的要插手的话做的不如人家军机堂的好,而且还会产生一些问题,所以这件事情只需要指挥别人去做就可以了。

    至于说小事大办,其实这句说法就更简单了一些。

    小事也已经说过了,当然了还有另外的一些种类,另外的种类的话,那就是上面下派下来的任务。

    既然是上面下派来的任务那就肯定是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其实也包含了很多官场上的道理,就比如说上司或者是上面的人究竟想干什么。

    这个事多多少少需要揣摩一下,无论是人员上的变动还是经济上的原因。又或者是一些其他的事情,都是要考虑到其中的一些比较深层次的地方。

    就比如说,莫瑜在原先的时候得到过一个命令,这个命令就是上次要莫瑜安排一个人,安排一个人去做一件事情。

    这事情看起来是挺简单的一件事情,就是让莫瑜查一个案件,这个案件其实看起来挺简单的,并没有多么的复杂。

    而且涉及到的金钱简直就是非常低,算是一个村庄的或者是一个镇上的经济纠纷的案件也比这高了许多。

    这件事情莫瑜立马就觉得有些不简单,所以说先是问了一下姜良,姜良能够说出来一个所以然,但是姜良并不是特别的确定。

    所以把这个事情就先推给了一下长老,意思就是让莫瑜问一下段长老。

    如果按照莫瑜以前的性格的话就是直接把这个任务发配给这个审判堂了,因为本来就是属于审判堂的任务,自己的话确实也不太插手。

    毕竟这样的事情总是要一级一级的上来的,如果说实在是不行的话那才能够轮到自己插手,也就是说被审判的人对这件事情非常的不服气,所以才会上访到城主,上访到长老,上访到区级。

    但是莫瑜想来就有些不对,所以还真的就问出来了一些端倪。

    姜良说了一个不太符合法律的事情,但是从其他的方面都是比较符合的。

    这个事情是当地的一个商行,这个商行原先的时候是做过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但是已经被惩罚了。

    不过在其他的地方又有了一些苗头。

    但是在这个地方没有任何的犯法的迹象,之前在表面上没有任何方法的迹象。

    上峰来了一封信,这封信上写着,因这个商行漏了一千宇左右的税收,让莫瑜立马把这件事情给查清楚。

    这件事情也确实算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根本不值一提,这个商行一天的税收都比这个多,看起来也是一个很少的数字。

    所以莫瑜就觉得有些奇怪。

    于是乎就问了一下姜良。

    姜良把这个事情说了一下,但是说了就是有些让莫瑜感觉到不舒服,佳良的意思是说就是上峰决定要惩治一下这个商行,甚至想要让这个商行在三十九城直接退出。

    说来是不符合法律的一件事情,真是应了那句话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一场就是为了能够让那个商行退出所以故意找的毛病。

    就这件事情而言,其实在莫瑜的心中是存有一些怀疑的,虽然说姜良在这里做事情非常久了,也不认为这个事情就是一个这样的情况。

    但是姜良其实在说话的时候也没有完全确定,只是说了一下,然后又和莫瑜说让莫瑜问一下。

    姜良在这个地方呆了那么长的时间自然也是知道这边的一套规矩,虽然不确定这件事情完全就是一个这样的情况,但是也是八九不离十。

    不过还是让莫瑜去问一下段长老。

    莫瑜本来就有些不太相信,不会相信竟然如此做一些不符合法律的事情,所以说就去问了一下段长老。

    当然在路上的时候就开始想这件事情,想着想着这件事情就觉得越来越不对劲,越来越觉得姜良的说法是一个比较正确的说法。

    不过心中还是有些不相信。

    到了长老府之后,见到了段长老。

    莫瑜当然就不会原模原样地去问,不会去说这个是不是让我充值一下这个商行,这样的话太过于直白了,就算是一个年轻的莫瑜,也知道这个事情需要转着弯儿说的,要不然的话感觉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毕竟这样的话不能当面去说,如果是真的话那实在是太过于不要脸了,而且这样的话根本没有办法上台面。

    所以莫瑜就问了一下:“这件事情我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不知道段长老有没有什么好的法子。”

    段长老当时的说法其实在暗地里也隐喻了一下,段长老肯定是知道其中的情况呢,这封书信没有经过段长老直接放在莫瑜的身上,其实估计也是段长老的意思。

    段长老笑了笑:“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更大的罪责,这个还是要多挖一点啊,多挖一点的话也许会发现更奇妙的事情。”

    这个意思就不言而喻了,就连莫瑜也已经听懂了,就是要干掉这家商行,有没有理由无所谓。

    还是那句话说的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没有证据也要创造证据,没有罪责也要创造罪责。

    虽然说莫瑜心里面感觉到怪怪的,但是这件事情还是要去做的。

    其实莫瑜在心里也知道,这家商行从资料上看来确实没有那么光明正大,尤其是在刚入住这个商业街的时候,其实莫瑜也去看了一两眼。

    发现这个地方的人从上面到下面都流露出一种非常嚣张的气息,但是这件事情总不能因为人家嚣张所以判人家一个罪责,

    平常的时候一些税务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一些非常完善的,再加上平常的时候对于门口的一些自己的责任也是负责的非常到位。

    所以莫瑜也就渐渐的忘了这件事情。

    这一次又来了这件事情之后,并且莫瑜已经确定了,于是乎就告辞离开回到城主府。

    在回去的过程中就在想这件事情究竟会怎么办,怎么才能够了事化小,小事化大。

    因为让人家从这个地方搬出去的话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家肯定会上访,怎么才能够让她心甘情愿的从这个地方搬出去,这件事情当然也是一个学问。

    当然也是一个不体面的事情。

    以前的时候莫瑜从来没有办过这样的事情,他从历史书上也是看过一些端倪。

    做法也是非常简单明了,如果想让外人能够看起来这件事情非常的正常,并且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搬出去的话,那就需要一件事情了,这件事情就是一定一定要创造一个罪责,让外人觉得这个罪责就是应该在他们的头上。

    一般来说就是杀人贩卖一些不能贩卖的东西。

    回去之后其实莫瑜就有了一个大体的想法,在这些商行当中最不能贩卖的东西就是盐,这个东西是国家掌控,规定哪个商行才能够去卖这个东西。

    也就是说营业许可,但是如果其他的商行要私自卖这个东西的话,肯定是需要受到非常大的惩罚的。

    莫瑜就已经想好了用这个来找一些由头,先去查一些税收的情况,然后再由这个东西借机生事。

    当然了这个事情一定要做得相当的缜密,所以说就这个事情而言一定还是需要一些比较好的想法,还是需要一些身手比较好的人。

    回去之后就想了想,然后问了一下姜良。

    姜良也是给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其实比莫瑜的好多了,那就是单发弩,或者是连发弩,军队上专用的那种,如果放在他们家的话,正好被查出来了的话,肯定不用多说直接先抓进去再说。

    然后再顺水推舟,等到人家来求情的时候,和人家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那还是从这里离开吧。

    于是乎这件事情就完成,让别人看起来也是非常的正常,而且还完成了上峰交给的任务,当然了这个手段其实看起来是有些不健康的。

    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小事大办。

    这也就是莫瑜得到了一些经验所在,当然了还是那句话,这种经验不算是一个比较好的经验,甚至是教人如何学坏的经验。

    当然了确实也是一些需要去做的事情,这种事情的一些做法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想要快速的解决这个事情。

    如果按照平常的一些审判的方法的话想要快速解决一个件事情至少也得需要半个月以上,这个还是最少最少时间。

    因为这个事情他是有前面的案子压着的,我可能先把这个案子直接提到前面来,案子要一件一件的审判。

    加上还得找证据找证人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要解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说按照普通的方法的话至少也得需要半个月左右,甚至说如果处理不好的话一个月左右都是有可能的。

    平常审判一个比较纠纷的案子的话,审判堂至少也得花费一个月以上的时间,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都是一个正常的操作。

    因为审判按着肯定不是一次审判案子就完毕了,还需要二次审判三次审判等等等等,所以说,想要达到一个既定的目的通过普通的手段是肯定不可能的。

    只能够通过这样的一个手段。

    其实你如果把这件事情交付给一个人的话,就说明上峰对这个人还是比较信任的,要不然的话也不会把这种损害官家形象的事情交付给一个人去办。

    哦而且这种事情一旦扒出来的话,就算是那些人是穷凶极恶的人,也会影响一些平民的气氛,也会影响一些人的情绪。

    所以这样的事其实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信任的人才能去办的,于是乎莫瑜其实应该还能够感觉到一些庆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