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最佳解决办法

    第149章 最佳解决办法 (第3/3页)

完成。

    栽植的三万多亩核桃苗木,靠农科院的几位专家指导即将开始的田间管理,显然不现实,为了加强接下来的田间管理工作,专家建议在这一千多村民中,立即选拔几十名有文化素质的村民进行培训,让经过培训的村民分片包干,带领其他村民进行田间管理,专家们只能定期去现场巡查。

    正如事前预料的那样,这个项目在头三四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外界以最保守的估计,包括山地承包费、人工费、核桃苗木田间管理所需的肥料、病虫害防治和灌溉费用,昌达集团每年至少需要投入三四千万,四五年下来净投入接近两亿。

    不到万不得已,关云天是个从不主动求人的人,这接近两亿的资金,昌达集团稍微紧一紧就能拿得出来,但县府的刘副县长觉得过意不去,他跟周县长建议,昌达集团这个项目实际上承担了一部分政府的扶贫开发责任,是否可以跟当地的农业发展银行(农发行)商量,请求他们给予企业一定的支持。

    周县长同意这个建议,他让刘副县长具体操作,需要县府出面协调的,他会积极支持。

    刘副县长以县府的名义约见农发行行长,向其阐明了富源县北部山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正在实施这一项目的情况。

    “刘县长,你找我的目的是什么?”农发行的董行长问。

    “还用说吗?县府请求农发行给予承担这一项目的企业适当的资金支持。”

    “哈哈,刘县长真是菩萨心肠,人家企业都没提出来,你着什么急呀?”

    “帮助北部山区摆脱贫困,是我们县府的责任,现在人家企业在替我们做工作,我们能为企业做的,也就是帮忙协调一些关系,这也是我们应该做的。”刘县长很坦然。

    “既然企业没提出资金需求,我估计一方面企业不缺钱,另外,做这个项目可能也花不了多少钱。”

    “企业缺不缺钱我不知道,但在几万亩山地上栽植经济林木,光山地承包费和人工费,你算一笔账,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好吧,我们农发行就是促进各地农业发展的专业金融机构,你让企业提供一份贷款申请,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我们会尽力支持的。”

    “董行长,如果符合条件,你们行的贷款利息是多少?”刘副县长想的很仔细。

    “这个嘛,不一定,有可能是低息,也有可能是无息,看情况才能具体确定利率。”

    关云天正在办公室跟财务总监老丁商量资金调整计划,桌上的电话想起了铃声,他接了起来,“你好,这里是昌达集团公司。”

    “关总,我是县府老刘。”

    “刘县长你好!是不是想了解北部山区的项目进展情况?”

    “我打这个电话跟北部山区正在实施的项目有关,但不是了解项目进展情况。”

    “哦,请问刘县长有什么指示?”

    “没有指示,我想问问项目进展到现在这一步,企业资金怎么样?”

    “我正在跟财务总监丁总商讨资金调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