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牵一发动全身

    第167章 牵一发动全身 (第2/3页)

不断地投入资金,如果你是老板,你是舍不得以前那些投资,愿意继续往里扔钱,还是果断割肉,避免损失扩大?”刘副县长道。

    “减免税费,就能保证昌达集团坚持继续投入,把项目做下去吗?”一直不爱说话的源水镇陈书记好像有些疑虑。

    “以我对昌达集团的了解,他们是有担当有良心的企业,多年来在社会上口碑甚佳,只要项目不继续亏损,哪怕微利,关云天也会把项目做下去,直到实现当初的承诺。”刘副县长对关云天的为人很有信心。

    “刘县长,减免税费后,昌达集团就能实现盈利吗?如果盈利,即使农业项目,也要交税啊!”

    “咱们设身处地为企业想一想,如果企业有利润,让你交税,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要是处于亏损状态,还让企业交税,你又是一种什么心情?现在为昌达集团减免税费,目的就是让他们看到项目有盈利前景,坚持把项目做好做大,这就相当于养鸡生蛋,一旦项目挣钱了,企业自然要主动纳税,作为基层乡镇,你们该得到的经济利益一点也不会少,到时候岂不是皆大欢喜?”

    四位乡镇领导将信将疑,“刘县长,如此说来,在项目盈利之前,我们乡镇将一无所获了?”

    “一无所获?那得看你们指的是哪方面,要说纯粹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收入,这两年也许会有影响,但你们乡镇数千人在昌达集团上班,每年的工资收入有多少?这对改变村民的经济状况又有多大作用?这些账你们算过没有?作为一级政府机构,希望你们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只盯着自己碗里那点菜。北部山区的脱贫致富主要针对几万村民,乡镇一级有政府财政兜底,显然不是县里关心的重点。”刘副县长对四位乡镇领导的担忧不以为然。

    “可是我们乡镇的经费很紧张,不怕刘县长笑话,如果缺少了昌达集团归于乡镇的那部分税费,我们连一般的招待费都没有。”乡镇领导们面色凝重。

    “我就不明白了,在整个富源县,条件最差的应该是金寨乡,他们都没有提出这些困难,你们两个乡镇的条件原本更好一些,怎么遇到的困难更多了?”刘副县长困惑不解。

    “刘县长,你还说金寨乡条件最差呢,人家早已是鸟枪换炮了,现在我们两个乡镇才是富源县条件最差的。”

    “你们说的也太玄乎了吧?金寨乡怎么一下子就鸟枪换炮了?难道金寨乡地底下发现了金矿?那么大的事,外面也没听说呀!”刘副县长打趣道。

    “虽然地底下没有发现金矿,但人家地面上却有一座几千人的工厂,那跟一座金矿也差不多。”

    “你们也太危言耸听了,金寨乡不就有一座两千来人的工厂吗?条件怎么一下子就超过你们两个乡镇了?”

    “刘县长,看来你对下面的情况还是不够了解,那座工厂占地二百来亩,因为工厂属于工业企业,那二百亩土地的租赁费是不能减免的,金寨乡在这一块每年会有一笔收入,另外,工厂在他们的地盘上,两千来人的消费,带动当地的商业、餐饮、农副产品等行业的发展,无形中使金寨乡的经济

    收入得到了增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