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狗眼看人低

    第217章 狗眼看人低 (第2/3页)

   转眼到了农历二月初,外地施工人员已经全部返回单位,因为已经拖延了一个冬天,关云天吩咐常务副总老薛,赶快安排昌达地产在市里的第一个地产项目开工建设。

    经过一个冬天的筹备,财务总监老丁负责的上市准备工作已经有了初步结果,他跟关云天汇报,想让董事长召集一次全体股东会议,目的是把准备的情况跟大家交个底,如果得到股东们的一致同意,下一步就要向监管部门提出上市申请了。

    这次股东会议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那就是全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职工股如何分配?这一点至关重要,老丁和各位外聘专家无权决定,只能在股东会上讨论。

    听完老丁等人的汇报后,大家感觉筹备工作非常专业,董事会中这些对上市知识知之不多的外行,几乎提不出什么意见或建议,关云天主持会议,见此情形,他说道:“如果对筹备工作没有意见,那就讨论百分之十五的职工股,该如何分配才能体现出它的作用?”

    关云天的意思,职工股不是将这些股份平均分配给两万多职工,而是要让它起到一定的作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不用说,这个作用当然是激励机制。

    “我提两点建议,第一,将百分之十五的职工股平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配给有贡献的管理人员,另一部分作为上市公司的原始股,让职工出钱购买,丁总他们不是已经大致确定了发行价吗?职工内部购买原始股,价格可稍微低一点。”叶佳怡道。

    “为什么要拿出一部分原始股在内部低价出售?请说说这样做的理由。”关云天道。

    “一部分分配给中低层管理人员,目的是为了激励其工作积极性,另一部分让普通职工低价购买,让他们握有一定数量的原始股,为的是体现员工持股的普遍性。”叶佳怡解释道。

    “嗯,这个建议考虑很周到,虽然昌达集团是民营企业,但上市要求中有这么一条,需要体现出一定的群众性。”老丁道。

    “不管是赠送给中低层管理人员,还是低价卖给一般职工,我觉得都应该定个标准或者范围,昌达集团中低层管理人员有一两千人,普通职工两万多,这点股份要是平均分配,一方面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另一方面,普遍性倒是体现出来了,但那又有什么意义呢?”人力资源总监老薛,不赞成人人有份的持股方式。

    “是啊,无论怎样操作,都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满意,但人人持股的方式绝不可取,最好商定个条件,圈定个范围。”董事们都不赞成搞平均主义。

    “既然有了共识,那就定个标准或圈个范围,大家有什么建议,都可以提出来。”关云天道。

    过了五六分钟,老丁谈了自己的想法:“不管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无偿分配,还是普通职工的低价持股,都是集团公司的利益馈赠,首先应该体现出来的,是对企业的贡献。”

    “我赞成跟贡献挂钩,但贡献怎么衡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量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