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有益的建议

    第543章 有益的建议 (第2/3页)

请翻页)

    定了当天下午两点的机票,便请假提前离开单位,并请叶佳怡派车去省城机场接他。

    叶佳怡带着司机亲自去机场迎接,当她把童伟接到昌达集团总部,已接近晚上八点,知道他要来,关云天一直在办公室等待。

    见面寒暄几句后,童伟问道:“关总,你还没下班吗?”

    “我在等你,走吧,咱们吃饭去,给童博士接风。”

    “哎哟!这多不好意思,这么晚了,耽误你下班。”童伟客气道。

    “童博士不辞辛苦,舟车劳顿,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们,请吧。”三人上了同一辆车。

    因为当晚时间不早了,晚饭过程中没有谈什么实质性问题。

    第二天上午八点多,司机从宾馆将童伟接到关云天办公室,他们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关云天敞开心扉,不仅谈了自己的经营管理理念,还谈了昌达集团的发展轨迹,企业发展的近中远期目标,企业结构和企业性质,对科学技术促进企业发展的看法,以及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童伟静静地听着,他觉得关云天虽然只有本科学历,但综合素质的确很高,有些观点他还是第一次听见。

    通过一上午的交流互动,童伟对关云天的印象非常正面,以前听见的那些民营企业老板的负面说法,在关云天身上一点也没发现,相反的是,无论管理理念、企业发展目标和对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发展的见解,以及对人生的看法,都比一般人高出一大截。

    周六下午,叶佳怡陪着童伟来到昌达集团技术中心,在参观了现有试验设施和仪器设备之后,叶佳怡问道:“跟新材料研究院比较,你觉得我们这里在硬件方面还有哪些差距?”

    “新材料研究院已经有好几十年的建院历史,那里的设施和仪器设备也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经过了几十年的逐渐积累,才达到现有水平,你们不用跟那里比较,也没有必要跟它比,目前够用就可以了,以后根据研发工作的需要,再做补充也不迟。”

    “在你看来,我们的现有设备目前够用吗?”

    “主要设备仪器基本够用,即使差一点,也是辅助用途,到时候现用现买完全来得及。”

    利用当天下午的剩余时间,在叶佳怡陪同下,童伟还参观了昌达制药公司和汽车配件公司,并视察了他亲手设计建造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基地。

    周日上午,童伟乘机返回,在一个多小时的飞行途中,他根据此行的所见所闻,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思路,正如叶佳怡给他建议时说的那样,这次实地考察,确实对他的决断有所帮助,他决定回去后先跟自己的家人谈这件事,在得到家人理解和支持的情况下,最后再跟单位领导摊牌。

    童伟的妻子是本地人,在当地一家企业做财务工作,在跟妻子谈论这件事情之前,他有些忐忑,毕竟故土难离,已经人到中年,妻子娘家的亲属都在跟前,谁还愿意到异地生活?

    过了两天,当童伟把跳槽的想法告诉妻子后,对方的反应非常惊愕,“跳槽?嗬,我们的童博士什么时候胆子变大了?国家级新材料研究院装不下你了?”

    “说话不要挖苦嘛,我算什么呀,新材料研究院有的是人才,不差我一个,哪有什么装得下装不下的?”童伟不满妻子那种嘲讽的说话方式。

    (本章未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