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如何协调

    第549章 如何协调 (第2/3页)

    种技术我估计需要不少资金,技术开发成功后,建设回收处理工厂,投资更大,企业的谨慎是完全应该的。但是,这件事现在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你们可以放心大胆地做。”

    “重视是一回事,明确的政策指向又是另一回事,只有二者合一,企业才有信心啊!”魏处长道。

    “发改委就是管产业导向的职能部门,魏大姐是那里的老干部,你可以找他们帮忙呀!”老宋道。

    “发改部门当然全力支持,但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处理,制定政策的权力在专业职能部门,发改委只是配合政策的执行,因为涉及环保问题,所以,还请宋处长在环保厅帮他们多加协调。”

    从老魏这番话,宋处长终于明白了这次见面的目的,虽然跟关云天并不熟悉,对昌达集团也没有更多的了解,但老宋就是环保厅做规划的处长,对于这件事不能说责无旁贷,他觉得自己没有推脱的理由。

    “你们需要我如何协调?”老宋看着关云天。

    “宋处长,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的产业化,除了我们的技术和资金,还有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的定点问题,只有确定了定点单位,才能保证废旧蓄电池的来源,我们希望环保部门下发文件,明确将全省的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定点在昌达集团。”关云天直言道。

    “你们是这个意思啊!定点收购,定点处理,你可知道,像这种废品,定点收购是非常麻烦的事。”老宋提醒道。

    “定点收购倒没有必要,关键是定点处理。事实上,全省范围那么大,要实现独家定点收购也是不现实的。”关云天道。

    “嗯,定点处理的想法很好,如果不加规范,随便处理,那些个体或小企业,将废旧蓄电池拆解后,把有利用价值的物理构建和外壳拿走了,剩下的废电解质丢弃在环境里,将对各地水土环境造成巨大危害。”老宋赞赏道。

    “我们的想法再好,没有政策支持也是枉然,作为企业,规模和名气再大,对这种事也无能为力,只有环保部门把这件事上升到政策层面,形成红头文件下发到各地,才能禁止或约束个人和小企业对废旧蓄电池的随便处置。”

    “废旧蓄电池的回收处理是一件新事物,环保部门也没有经验,按照你们的设想,废旧蓄电池的收购可以放开,就像一般固体废品一样,谁都可以收购,但最终必须集中到昌达集团进行拆解和回收处理,是这个意思吧?”

    “是的,正如宋处长前面说的那样,废旧蓄电池的拆解很容易,但对废电解质的无害化处理,技术门槛很高,不要说个体或小企业,就算一般大企业,也没有那样的技术能力,我们在前期的技术开发中已经深有体会,回收处理废电解质的技术难度相当大。为了把这项技术开发成功,昌达集团专门成立了技术中心,并花重金从国家级科研单位挖来了一位高级技术专家,领衔技术开发,确保将来回收处理技术的高水准。”关云天道。

    “不得不说,你们的出发点非常好,本来应该是我们环境监管部门应该考虑的事,却让你们想到前面了。我把你们的想法和要求跟分管厅长汇报一下,征得他的同意后,尽快形成一个文件,争取

    (本章未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