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有所动心

    第589章 有所动心 (第2/3页)

市,那是一件好事呀!比直接上市节省很多成本,而且减少了不少麻烦。关总,你们的昌达集团业绩这么好,后来为啥又选择了退出?”

    “那段历史说起来就话长了。没错,我们当时确实没费多大力气就借壳成功,公司业绩也很不错,原来的ST公司更名到昌达集团名下,公司股价上涨了百分之五六十。但是,我们打包给上市公司的资产,全是传统制造业,在上市公司经营了两三年以后,因为各项政策监管越来越严,我们意识到传统制造业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在原始股解禁期满后,通过一系列操作,昌达集团让出了第一大股东的位置,并逐渐退出了上市公司。”关云天侃侃而谈。

    “也就是说昌达集团退出股市,并非经营业管理等技术层面的原因,而是为了规避政策风险?”

    “是的,我们借此机会退出传统制造业,对公司进行产业升级,先后涉足高端制造业、地产开发和服务行业。”

    “关总,昌达集团上次借壳上市,公司到了你们名下,股价上涨了不少,我觉得所有持股人都获利不少吧?”老张这种无端猜测让人有点反感。

    关云天不想讨论这样的问题,“获利多少是公司秘密,但所有股东都把从二级市场变现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公司的高端制造业等领域。”

    张助理也感觉到自己问了不该打听的问题,“是啊,涉足高端制造业、房地产开发和服务行业,都需要大量资金。关总,你现在还对借壳重组有兴趣吗?”

    “哎哟,但凡这样的事情都属于集团公司的重大决策,你的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答案。”

    “关总,如果昌达集团有这方面意向,我可以帮助联系那边的企业。”老张自告奋勇地说。

    关云天想了想,“张助理,你反馈的信息我知道了,要不这样吧,你把那家ST企业的详细资料要一份过来,等我们看了以后再说。”

    就目前情况看,昌达集团没有任何融资压力,但张助理提供的这条信息,还是让关云天有所动心。从整个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分析,无论昌达汽车零配件公司,还是昌达制药公司,或者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昌达动力公司,甚至即将实现产业化的专门从事废旧蓄电池回收处理的昌达环保资源公司,都有充足的资金保证,不过,昌达集团立志做大的养老事业,虽然也有资金计划,但具体落实起来,关云天认为没有想象那么简单。

    昌达集团涉足养老服务行业,准备走以规模求效益的发展之路,仅在省城,就计划建立十万张床位的养老机构,已经正式营业的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两万五千张床位,投资接近十亿元,虽然从地产行业退出的资源可以支撑十万张床位的建设,但原计划在全省其余十三个地级市布局养老机构的资金,直到现在仍没有想到合适的融资渠道。

    张助理在原单位的同事向他透露这个信息后,老张觉得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接近昌达集团的大领导,毕竟他来到昌达集团已快两年,至今还是财务总监老丁的助理,这老丁虽然快到七十的年龄,却没有看出即将退休回家养老的迹象,老张觉得如果利用这个机会得到公司大领导的重视,自己接替财务总监的可能性就会大为增加。

    满怀希望地把信息透露给董事长,老张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