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省却很多麻烦

    第624章 省却很多麻烦 (第2/3页)



    “昌达集团做事,从来不仓促上阵,为了筹集在其他地市发展养老项目的资金,我们以省城的养老项目为核心资产,搞了个兼并重组,借壳上市,在其他地市布局养老项目,所需资金可以从二级市场融资。”关云天道。

    老谢对关云天的经营思路赞叹不已,“不愧是昌达集团董事长,考虑问题不仅思路清晰,理念超前,而且积极稳妥,没有半点浮夸虚假的成分。”

    “这种项目哪敢冒风险啊!没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和低成本的融资渠道,要么项目成为让人笑话的烂尾工程,即使勉强建成了,运营起来也无法盈利,到头来还是维持不下去,最终落得个难以为继的下场,还把那些老年人害了。”

    “是啊,不仅项目要建起来,关键还要持续稳定地运营下去,要是不能盈利,那是不可想象的。”老谢道。

    关云天邀请老谢到昌达集团总部见面,主要目的想从老谢这里了解一些信息,以供他做决策参考,刚才这番交谈,只能算是题外话,他要把谈话引入正题,“老领导,你在职时主管财政税收,现在到了政  协,又兼任老龄协会会长,不知华源市对于养老机构的设置,都有哪些政策?”

    “全国通用的政策都是一样的,差别在于各地的地方政策不太一样,这对你很重要吗?”据老谢所知,华源市对于养老机构的设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优惠的政策。

    “当然啦!比如说项目建设用地,还有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等因素,对决策很关键。建设用地价格,直接影响投资总额,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跟将来的盈利息息相关。”

    “你在省城做了那么大的养老项目,他们那里有什么特殊政策吗?”

    “不仅有,支持力度还不小呢。省城土地资源那么紧张,也把我们的项目建设用地的地税部分减免了,营业税方面,涉及地税的部分全免,还按养员人头,每年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关云天道。

    “建设用地不是问题,华源市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完全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

    “满足用地要求是一回事,关键是土地价格,还有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政策,在做出决定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另外,华源市究竟有多大市场?需要建多大规模的养老机构?这些问题都需要充分调研。”

    老谢点头赞同,“是啊,这些事情不搞清楚,你们没法做决定。虽然我现在不能就这些问题给你一个明确的说法,但我可以为你们做工作,顶着老年协会会长的名头,具体政策我可以向有关部门详细了解,至于华源市的市场调研,我可以安排市老年协会的工作人员去做。”

    关云天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将为昌达集团省去很多麻烦,“领导说的没错,你以市老龄协会的名义,再加上你的面子,向有关部门了解情况,肯定比我们出面的效果好得多,你让老年协会调研华源市的养老市场规模,得到的数据应该更符合实际情况。”

    “既然你认为我能做好这件事,那就包在我身上,我回去马上开展这项工作。”

    “多谢老领导!让我们怎么感谢你呢?”

    “感谢什么呀!一方面这么多年来,也没给昌达集团什么帮助,正好赶上这么件事,利用我的方便条件,为你们省点事,算是举手之劳吧;另外,如果昌达集团在华源市兴办养老机构,也是为本市的老龄事业做贡献,我作为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