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天下岂有两年太子乎?

    第405章 天下岂有两年太子乎? (第3/3页)

最大,您却没有任何赏赐,您平日里曾教导我,要做到赏罚严明,可您现在做的却跟教我的不太一样啊。”

    刘长不屑的瞥了他一眼,随即对陈陶说道:“朕要将参与到这件事里的匠人们都升一爵!”

    “另外,朕要让各地举荐最有能力的匠人,让他们前来尚方,升他们的爵位,让他们都在你的麾下做事....”

    “阿父!您这是对尚方的赏赐,却不是对墨家的赏赐!”

    “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啊?”

    “请阿父设立一个专门钻研墨经的府邸,召集天下的墨者来进行钻研....”

    刘长眯了眯双眼,墨家的变化,是他在有意的推动,他不需要一个天天喊着兼爱非攻的墨家,他需要一个能干实事,为他带来更多惊喜的墨家,而刘安的这番话,却跟刘长的谋划冲突了。

    墨家所有的主张几乎都是跟儒家反着来的,俗称唱反调。

    你说亲亲,我就说兼爱。你说厚葬,我就说节葬。你说礼乐,我就说节乐。你说宿命,我就说非命。你说义战,我就说非攻。你说远鬼神,我就说明鬼神。你说上下之别,我就说不分贵贱。

    这就导致儒家跟墨家的关系非常的差,差到见面就要吵架的地步。

    而认为皇帝应该下来跟百姓耕作,自己养活自己的早期wzfzy的农家,跟儒家也是死敌,双方的关系差到见面就要打起来的地步。

    儒家跟法,跟黄老,似乎跟一切学说的关系都不是很好。

    据说当初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儒家就常常被各个学派联合起来围攻。

    可墨家的这些主张,刘长目前还用不到。

    “这件事,可以回到皇宫再说。”

    刘长弯腰揉了揉刘安的头,将这件事一笔带过。

    在回去的路上,刘长则是让五个竖子跟自己坐在一起。

    到这个时候,刘长就有些不客气了。

    “竖子...你知道自己刚才在说什么吗?!”

    面对阿父的质问,刘安不慌不忙的说道:“阿父,我所说的钻研墨经,并非是《尚贤》,《兼爱》等篇....我所说的,乃是让他们来钻研《经》,《经说》,《大取》等篇...”

    听到刘安这么解释,刘启低声偷笑了起来,对一旁的刘祥说道:

    “他这么说,仲父哪里听得懂啊。”

    刘祥此刻也是一脸茫然,恍惚的点了点头。

    可随即,刘长却若有所思的说道:“你是想让他们专门来钻研墨辩啊。”

    “是啊,阿父,您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墨家之所以能做出那么多的东西,就是因为有墨辩,您如今要他们不断的制造,却疏忽了墨辩,这可不对啊。”

    “你说的也有道理,经就算了,经说,大小取还可以,另外,还有备篇,也可以....”

    刘长跟刘安居然探讨了起来。

    这一幕,给与了竖子们极大的震撼。

    什么情况??仲父怎么也开始说自己听不懂的话了??

    刘长没有再动手揍刘安,回到皇宫之后,就若有所思的离开了。

    在刘长离开之后,几个人即刻围了上来,刘祥问道:“你们刚才说的是什么呀?”

    “就是墨家书籍里的几个篇章而已。”

    “仲父他怎么会知道呢???”

    “哦,那几篇都是关于辩论,数,力,光等方面的东西,因此阿父很感兴趣,其余的备篇,大概是当初学习兵法时所知道的吧。”

    刘安所说的那些篇章,是关于数学,力学,光学,哲学,逻辑学,光学等方面的东西,他的意思并不是要让墨家们聚集起来钻研政治主张,而是去钻研这些东西。刘安所爱好的东西很多,而且他所爱好的这些东西,他基本上都很擅长,历史上,围绕在他身边的贤人就有数千位,这些人是来自各个领域的能人,却都很敬佩刘安的才学。

    刘安带头著书,若非谋反,那他就不是淮南厉王,而是黄老学派的集大成者刘安子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日里,他的书都被称为《刘安子》,就跟《韩非子》是一个道理。

    后人对他有很多的猜想,甚至有传闻说他得道成为了神仙,连他家养的鸡和犬都当了神仙,成语典故鸡犬升天,说的就是他。

    当然,这个鸡犬升天,很可能是谋反失败后的物理意义上的鸡犬升(bu)天(liu)。

    每当刘安跟兄弟们讲述这些东西的时候,这群丈育总是羡慕的看着他。

    当然,他们也不全都是丈育,刘启的学问还不错,刘启虽然也不喜欢读书,可记忆力超群,很多很多年前的事情都记得很清楚,包括书里的内容,只要看上一眼就能记住,刘贤也还好,读过不少书,能应答的上来,而刘祥和刘卬嘛,还不如他们的仲父呢!

    “诸位兄弟,我们昔日年幼,不能有所成,总是被人所看不起....如今我们也长大了,是不是该做些大事呢?”

    刘安认真的询问道。

    刘卬大惊。

    “安!你才当了两年的太子,就已经等不及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