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刘家竖子初长成

    第788章 刘家竖子初长成 (第3/3页)

话,孩子便会像了谁现在想想,当初我大概是说了赐很多的坏话吧!”

    刘长却不在意,“他年岁还小,长大了就未必会如此,赐这么大的时候,比良还乖巧呢”

    两人说着话,走到了前院,刘安的门客们急忙行礼拜见,刘长只是点头回礼,刘长认真的问道:“听闻你这些时日里干脆就住在了御史府?”

    “是啊,儿臣在御史府处置奏表,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又提醒大臣们要按着法度来做事,整治了一些不良的风气”

    “怎么?这是有点等不及了?打压乃公的大臣,好给你的心腹让路?”

    刘安急忙晃起了脑袋,“阿父.莫要如此吓唬我。”

    “唉只是这大母给了个差事,实在让我犯难。”

    “给你差事?什么差事?”

    “她让我在御史府内的政绩超过四仲父.”

    刘安看向了阿父,声音里甚至带些委屈,“您说我能怎么办啊?大母说的那叫一个轻松,好像我随便做点就能超过他,可是四仲父这些时日里在御史府内,做的好大事,我要怎么去超过他啊?”

    刘长皱起了眉头,“让你超越你四仲父??阿母是怎么想的所以你这些时日跑来跑去的,就是为了做件大事是吧?我还以为你等不及要开始动手了呢.正好大军在北,长安空虚.”

    “阿父莫要再说笑了.我自认能力不如四仲父,故而就发挥了自己的优势,召集门客,商谈要事”

    刘安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方案,刘安跟自己的亲信们搞出了一套“调均法”,这个法令是建立在黄老主张的基础上的,主张调均社会的贫富差距,限制私人的购田数目,取缔私人对奴婢生杀权,也就是所谓的杀奴犯死罪,反对官员经商等等.刘安作为学术大家,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套东西的,过去的州刺史制度,以及不在故乡为官等制度,都是刘安所捣鼓出来的。

    此刻听到刘安的这些话,刘长瞥了他一眼,“你是不是借阅了别人的主张啊?”

    “没有啊。”

    “那这套法令怎么跟董仲舒说的有些相似呢?”

    刘安有些不悦,“阿父,若是说抄,那也是董仲舒来抄袭我的主张,是我最先讲述以黄老兼并百家,以黄老的争执主张为纲,以百家之能来辅佐,也是我最先讲述了调均之事,还写了专门的文章,他的理论在我之后,怎么就成了我去效仿他呢?”

    刘长大手一挥,“谁效仿谁,这个我不管,但是你要用御史府来施行新法令,这我就得管了,无论如何,施行之前,要先问过我和栾布等人,然后再推行。”

    “也不要想着去超过你四仲父,每个人所擅长的东西都是不同的,就说写文章和做学问方面,你四仲父能超过你吗?你大母的这些话啊,你听听就好,我大概也能猜出来,她是不是怕你镇不住我的这些人,想让你趁机多积累点名望啊?她年纪大了,知道吧,脑子不灵光了,不要听她的,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了。”

    面对如此大逆不道的话,刘安不敢附和,只是低着头。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忽然有一个门客激动的闯了进来。

    “殿下!事成了!事成了!”

    那人大叫着冲了进来,也不抬头,叫嚷道:“晁错那边.”

    话说了个开头,一抬头,看到了站在刘安身边的皇帝,那门客的话也就戛然而止,呆滞的看向了面前的皇帝。

    刘长瞥了一眼身边的刘安。

    “还跟地方大员密谋?要不我先出去,你们俩将大事给谈妥了我再进来?”

    刘安苦笑了起来,“阿父,我才能不足,只能寻求他人的相助啊,论出策,这天下没有人能比得过晁公的,因此我才将自己编订的政策送到了他那边,让他帮我看看,进行修订,并非是有意瞒着阿父”

    “安,你就说吧,你还有多少事是瞒着我的?”

    “没有了,真的没有了儿臣怎么敢.”

    就在这个时候,又一位门客走了进来,来人正是雷被,他朝着刘长附身行礼,随即又朝着刘安行礼,低声禀告道:“殿下,青州豪强的名单,我已经送到了刘敬的手里,他已经着手去办了,他说希望能多弄点梁国的豪强名单,直说此处豪强泛滥,不可不治”

    刘安茫然的看着他,随即又看向了刘长,“阿父.我刚才险些忘了,其实我还帮着刘公治理豪强来着”

    说完,刘安又急忙解释了起来,“阿父,跟晁错是为了出政策,我的诸多政策都是询问过他的意见,至于刘敬,这也是为了限制豪强,豪强做大,对百姓.”

    刘长板着脸,冷酷的说道:“你才是深藏不漏啊.刘章都没有查出你的这些事情来,私下里这些大臣的交往如此密切,还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不为人所知,连我都被你蒙在鼓里,看来你确实是长大了啊。”

    气氛顿时变得寂静了起来,刘安的门客们只觉得背后汗毛竖起,手心发凉。

    就在这死一般的寂静里,刘长忽然咧嘴笑了起来。

    一巴掌拍在了刘安的肩膀。

    “干得好!竖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