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

    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第十六章 骄兵之计 (第3/3页)

算的事情。

    不过前提是,这些粮食能运过信阳三关。

    张轩很快发现,他想的太远了。他根本不用去想什么信阳三关,就在应山之南。就有官军的骑兵追了上来。

    好在断后的不仅仅是张轩,罗玉龙,刘芳亮都在。

    双方的小队骑兵不住的交锋。

    这还只是大战之前的开胃菜而已。

    “不能这样下去了。”张轩暗道:“必须留人把守住应山县。只有让把守住入山的道路,才能将官军挡在这里,否则在山路之中,被官军追上来,更是一场悲剧。”

    其实张轩已经犹豫了很久,原因很简单。谁留守应山。

    大军北上绝对不会来救的,应山根本就是死地。有一部留守应山,自然能保证这些物资跟上大队人马,但是留守应山那一部就死定了。

    而现在断后的近万兵马来说,刘芳亮是李自成的人马,他是决计不想留下来的,罗玉龙所部都是骑兵,守城并不是他们擅长的,而张轩所部都是步兵,人数不多,看上去损失在应山,对义军的损失最小,再这是张轩提出的,不是他,是谁?

    但是这个方案对义军是最合适的,但是并不是对张轩最合适的。张轩还没有活够的,又怎么肯战死在这里,不过,他已经准备好与罗玉成,刘芳亮讨价还价,毕竟他不管怎么说,也是罗汝才的女婿,想来罗玉龙也不会将他放弃在这里。

    不过,张轩一提出来坚守应山立即被否定了。

    一来如张轩上面所想,没有人想为大家牺牲,二来,上面想要的就是一场败仗。一场大败。而不是一场艰难的守城战。

    其实义军也很少有守城的习惯。

    罗玉龙说道:“应山不必守了,不过在应山以北,还有崎山镇,崎山镇以北还有废城。不一定要在应山死守,我们可以步步为营吗?”

    张轩简直要将曹尼玛脱口而出,带着这么多累赘,有几分想要步步为营的样子。

    既然上面说不通,张轩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张轩立即将这些辎重做了调整,反正河南来的民夫全部调到前面去,将装了轴承的车辆全部让河南民夫用,而其他民夫就地征召。也不要队形了,让他们能走多快就走多快。如此一来,装有轴承的车辆,与没有装轴承的车辆一下子就拉开了距离。粮车绵延十几里,应山县往北就好像是一条长龙一样。

    不过,官军来得很快,快到超出张轩的预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