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

    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 (第1/3页)

    第二十一章      朱仙镇

    张轩又怎么知道这前路在何方啊?

    张轩也不知道。

    如果张轩肯投降清廷的话,他倒是知道该怎么做的?

    但是他肯吗?

    首先他不肯,其次,即便他肯,他未必能活到清兵南下的时候。再次,即便他肯,清廷未必要。

    如果不投降清廷的话,张轩也茫然无措,不知道在何处立足,朝廷不足依靠,李自成也不足依靠,罗汝才也不足依靠,未来的路,张轩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拼命做好当下而已。

    袁时中的迷茫,张轩感同身受。

    袁时中从不觉得东虏会入主中原,他的选择一直在官军与义军之间权衡,本来他的选择偏向官军,结果被张质的一番话偏转过来,偏向义军。但是袁时中对张质所说的话,虽然有些相信,但是并不是完全相信。

    故而他还想留下一丝余地,将来义军如此不成,在官军那边还有一点缓和投降的余地。

    张轩摸透了袁时中的心思,却不知道该如何劝他了。

    张轩只有长叹一声,说道:“大哥,当断则断,你这样恐怕里外不是人啊?”

    袁时中说道:“我知道,故而我也向贤弟学,握住手中兵权,到时候不管怎么都有选择的余地,也请贤弟放心,你我兄弟之情,愚兄也放在心上,即便有一点兵戎相见,我也会礼送你回曹营。”

    张轩没好气的说道:“但愿如此吧。”

    就如同张轩摸准袁时中的脉,袁时中差不多也摸准了张轩的脉,张轩有自立之心,就决计不会将这番话转告给罗汝才。曹营的人脉,与张轩自己的人脉是两回事。

    只要袁时中一天不与曹营正式翻脸,张轩就是两者之间的粘合剂,借重曹营,在小袁营之中,有话语权,借助小袁营在曹营之中有话语权。小袁营与曹营关系破裂,对张轩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只等朱仙镇大捷了。”张轩心中暗道:“只有朱仙镇大捷,能坚定袁时中的心思,不要再这样胡思乱想。”

    此刻张轩所想的朱仙镇,正是大战之前的紧张气氛。

    正如张轩之前,给麾下军官所言,朱仙镇是一个水陆交通要地,朱仙镇南不远就是沙河。沙河与贾鲁河汇合之处,就是朱仙镇乃至开封府最重要的码头。从这里可直达大运河,北上南下无不如意。

    而此刻朱仙镇已经是一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