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

    第六十五章 孙传庭潼关会将 (第2/3页)

    义军,而贺人龙现在已经人头螺地,他们自然是战战兢兢,夹着尾巴做人,不敢有丝毫的怠慢。而萧慎贵与董学礼,左勷,都是边军世家出身。

    比如左勷的父亲就是左光先,也是算一员大将,这也是大明的常态。

    左光先先是跟随洪承畴南征北战,后来洪承畴调到了辽东,左光先也一路跟随,不过,也不知道与洪承畴之间到底有了什么样的矛盾,左光先被洪承畴弃用,回家闲居。代替他的是白广恩。

    不过,也因此躲过了松山之战。也算是祸福相依。

    大军到齐之后,孙传庭立即校阅三军。

    发现三军甲胄,兵器,士气,与自己想要的都还有差距的。但是孙传庭已经没有时间再多做停留,只能犒劳三军,鼓舞士气,待九月初一,出关击贼。

    一日顶盔掼甲,校阅三军,对孙传庭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刚刚回来休息,就有御史苏京来访,孙传庭立即请见。

    自开封之围,崇祯提拔三御史出京督师,即王汉,王燮,苏京三人,这三人都资历浅薄,地方官出身,有战功在身。而当初以百骑破袁时中万众的县令,就是苏京。

    孙传庭也事事让苏京参与,一来苏京并非庸才,二来以示北京那位以公心,希望北京那位能够放心。

    苏京与孙传庭见礼过后,立即说道:“孙公何日出兵?”

    孙传庭说道:“军中之事,你无事不与,情形如何,你已经知道,九月出兵,已经是勉强之极了。还能如何?还想如何?”

    苏京说道:“孙公所言,下官也是无法啊,圣旨三五日一督促,圣心忧虑,主忧臣辱,且闯贼蹂躏河南,河南士民翘首以盼王师,多留一日,百姓就多死一人。还请孙公明鉴。”

    苏京所言,情真意切。绝非虚言。

    苏京在入京提拔御史之前,就在河南为官。在河南地面之上,也有一些亲朋旧好。这些人听闻苏京在陕西,就有亲朋送书信而来。

    在苏京看来,字字是血,所识之人大半成新鬼,剩下的人,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

    而且苏京没有与闯贼对过阵,只是与豫东的民军,还有袁时中对过阵。

    对闯营所部没有足够的认识,以为义军都是袁时中之前那个样子。不过乌合之众。

    上情督促,下情相逼,贼数虽众,但是在他看来的,并不过尔尔而已。孙督师治兵屯田本事,以及整顿士卒士绅的手腕,苏京还是佩服的。只是觉得孙传庭有些怯意。就日日来询问,问得就是一句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