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

    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 (第1/3页)

    第四十章      吴之屏的决定

    姚启圣还没有与吴之屏多说什么了,就听人汇报道:“郑四爷来了,已经从闽江下了码头。”

    吴之屏大喜过望,顿时将刚刚所说的话,放在一边了,说道:“快快有请。不,我这就去见他。”

    对官僚来说,他们最讨厌的就是变化,吴之屏不到最后关头的话,他是不会向曹营投降的,即便是姚启圣本身,未必没有在观望一段时间的想法。故而并没有劝吴之屏,而是与吴之屏一起去见郑鸿逵。

    福州临着闽江,甚至福州的附郭县,就被称作闽县,也是因为这一条河的缘故。

    吴之屏横穿整个福州城,从城北到了城南码头之上,见到了郑鸿逵,不等郑鸿逵行礼,就一把握住郑鸿逵的手说道:“羽公,我望羽公之来,如大旱之望云霓。”

    羽公是郑鸿逵的号。

    这个时代的握手,并不是后世的握手,是一种表示特别亲近的举动。

    寻常不过是抱拳行礼,作揖即可。

    而平日吴之屏根本没有正眼看郑鸿逵一眼,当然这也符合这个时代的潜规则,吴之屏是进士出身,又是文官,哪里会将郑鸿逵区区一个武进士放在眼里了。

    只是现在却不一样。

    这样的举动,让郑鸿逵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立即说道:“劳吴大人久侯。是郑某人的错。还请大人责罚。”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来了就好,来了就好。”吴之屏说道:“却不知道羽公带了多少士卒?”

    “五千精兵。”郑鸿逵说道:“后续人马一两日就到,请大人放心,有属下在,整个福州城定然固若金汤。”

    吴之屏听见只有五千士卒的时候,眼神微微一动,随即笑道:“有羽公在,我有什么不放心的。”

    一阵寒暄自不必提,吴之屏找了几个官员,让他们安置郑鸿逵以及郑鸿逵的部下,他带着姚启圣回到衙门之中。

    吴之屏一进入书房之中,脸瞬间就黑了,说道:“区区五千人有什么用处?”

    姚启圣一听,就知道吴之屏心中是怎么想的。

    吴之屏只是一个文官,仅仅是一个文官而已,不要指望大明每一个巡抚都如孙传庭一般,故而吴之屏对战争的认知非常浅薄,不过读了几分孙子兵法而已。大道理一堆堆的,但是实际上什么也不懂,只是按兵力数字换算为战力而已。

    他觉得五千人是绝对抵挡不住城北的十万人。

    至

    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