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倔强的罗汝才

    第三十章 倔强的罗汝才 (第3/3页)

不过,隆武的动作。

    有力的牵制住大夏的兵力,张轩之前心中还存了从南边调兵的可能,而如今不往南边调兵就不错了。单单是这个情报,张轩就觉得罗玉龙不得不西进了。有罗玉龙镇守武昌。张轩心中底气就更足一些。

    还有一个消息,却是好消息了。

    袁时中从汝宁派遣袁时敏入随州。

    大大加强了随州防御。准备汇合随州人马继续西进,与曹宗瑜在枣阳城下汇合。

    如此一来,张轩对枣阳战场就放心多了,纵然阿济格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从随州东进了,防线的缺口也弥补了。甚至张轩觉得枣阳城下的军应该撤下来一部分支援襄阳。

    不过,张轩随即想了想了,还是放弃了。

    原因是李汝桂给他带来的教训太深了。

    可以说,张轩现在的战略被动,都是李汝桂之死的后遗症。枣阳毕竟不是襄阳,襄阳有坚城可做凭依,枣阳那边就弱了一层了,还是多留下一些人马,才能安心。

    张轩沉思片刻,立即给袁时中写了一封书信。

    感觉袁时中派兵支援,但是却申明襄阳之战的情况,以拖待变,真正重要的地方,是清军的粮道。

    而清军行军千里,粮道本就不宁了。张轩还建议,袁时中在河南大举反攻,摧毁清军的后勤体系。这样让清军不战而退。

    写了这一封书信之后,随即以罗汝才的名义,下令袁时中反攻,许其河南总督,便宜行事之权,河南大小官员,先斩后奏。

    张轩对袁时中能做到什么地步,也不是太明白的,只是河南本就够乱了,这种乱,随着闯营崩溃,清军的进入,更加乱起来了,他再填上一把火,那也是自然而然的。

    处理了这些事务之后,张轩拿出襄阳城之中的奏报。

    这是眼前最重要的事情,他草草一看,觉得襄阳城虽然被围了,一时间还能稳得住,即便清军大举围攻,也不是十几日能够打下来的,张轩有的是时间。虽然樊城再次失陷,清军从襄阳南边逐步逼近襄阳城垣。但水路还没有被截断,在张轩回到宜城之前,罗玉娇就紧急运输一批物资进了襄阳城。

    现在还在持续运输之中。

    为襄阳城持久作战,做准备。

    不过张轩在战报之中,也发现了襄阳城之中的两个大隐患。也是杨承祖与多铎交战的关键,一个是汉水水道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就是襄阳城南四里外的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