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方以智

    第三十七章 方以智 (第2/3页)

,可以说,当官员的提升与某些数字挂在一起的时候,造假之风就不知道由谁而起了。

    要知道,张轩清丈田亩是作为税收的标准的,但凡多造假一亩地,将来百姓就要交一份税。故而虚报过多,对百姓压迫也过多。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轩宁可少收税,也不愿意如此。

    但是这样的话,却不能说出来。一旦张轩有此表示,下面的人能一边表明陛下仁慈,一边弄出网漏吞舟之鱼。

    张轩思来想去,决计不能信得过下面的官员,信他们,母猪都能杀树。

    但是信谁?

    张轩决定信自己的弟子,也就是他培养出来的一批能够测绘地图的人手。

    这一批人手张轩从汝宁就开始培养,但是而今人数还是不是太多,一来是张轩在测绘上的知识,本来就不是太多的,他本来就不是学这个的。二来,他也没有时间细细教授他们。

    故而以张轩对他们的观察,他们大多都是半吊子。测绘一些军事地图,还可以,但是这种地图却有些不行了。

    毕竟这个时代的军事地图也是相当简陋的,他们大多时候目测一下,误差不要太大,就可以了。

    但是而今却是为百姓测量土地。对百姓来说,土地是再重要不过了。为了田埂挪一下,两边都能打出人命来。这要是误差大了。张轩恐怕弄出两种事情,一种是下面民愤太大,弄出民变来。第二种,就是想弄清楚太难,下面的会联合在一起,弄得大差不差。

    张轩倒不是一定要严苛到极点,而是担心,这边松一线,后面就松上一里了。

    所以这主持丈量土地的官员就太重要了。

    首先这个人要能解决技术难题。在数学上一定要是学霸级别的。最少数学上要比张轩好。其次也要有威望,能做事,并不能是简简单单的书呆子。

    故而张轩准备丈量田亩的时候,就为这个人选头疼。见张质有了人选,立即问道:“却不知道是何人?”

    张质说道:“桐城方密之。”随即张质就细细说起这个方密之。道:“方以智乃是桐城世家子弟,崇祯十三进庶吉士,闯王陷京师,欲使方以智降。方密之,誓死不降。闯王严厉逼供,以至于方密之脚踝见骨,待东虏南下,方密之才趁乱南归,本想投奔弘光,以道路不通,隐居乡里,而今见本朝见基,这才愿意出仕。”

    张质所言有不尽不实之处。

    首先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