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澎湖海战三

    第六十五章 澎湖海战三 (第3/3页)

    郑成功的船并没有排在第一,是因为第一交战位置,承受得压力太大了,如果不是这样。第一艘船也不还凄惨到这个地步。

    郑成功就这样的冲过去,恐怕也是集火的中心。

    “没有什么不可的。”郑成功目光一转,眼睛之中杀气蒸腾,如果下面的人都不敢抬头对视。“去下令吧。”

    “是。”郑成功的威望本来就没有人可以阻拦,他本身的性子之中,就是带几分刚愎自用。

    这一点说得上好,也可以说不好。

    就好比历史上征台之事,不知道有多少人反对,甚至投降清廷,郑成功也毫不动摇。

    另外临死之时,处理郑经之事,也是如此。

    只是两事一正一反,却是两面。

    时势有变迁,郑成功的性子却没有多大的变化,此刻再有人多嘴半句,郑成功定然悬其头颅于桅杆之上。

    下面的人对郑成功的性子也是很了解的,见他如此,自然没有人敢违背他的意思。

    就在船只一边转向,由向北转向向东,一边挥舞令旗,将郑成功的命令传达给各船船长。

    刘国轩就跟在郑成功后面,见状,说道:“岂能让国公以身犯险。”当机立断抢在郑成功前面,冲了过去。

    说实话,这种冒着炮矢冲锋之事,更适合各级将官。西洋人列阵炮战,却不是郑家这些老将所喜欢的。

    从大炮布置上,大炮多在两侧,如此正对着冲过去。郑家的火力就大减了。

    不过,抵进之后,每一炮的威力就大大增加了,准头也大大增加了。

    近乎于刺刀见红的肉搏战。如果双方能够接舷的话,对郑家更有利了。

    倒不是荷兰人不会打接舷战,而是郑家更擅长一些,而且郑家不怕伤亡。

    死多人,手一挥,就能从福建征召多少。

    不要看双方炮多,但是双方参战的士卒,加起来,其实也没有两万人。

    这一点人,哪怕全部战死了,我大福建也补充得起。而荷兰人却不一样,且不说尼德兰,当时全国有没有福建人多,单单说从荷兰到巴达维亚的补给线,死亡一个人,要多长时间才能补充上来。

    即便是从印度方面补充,也需要好些功夫,总体来说,整个东印度公司都缺人,当然所缺的荷兰人,是西方人,而不是土著。

    或许土著能当陆上的附从军,但决计不可能让他们上船,即便是上船,也不过底层奴隶仆人。倒不是荷兰人多歧视他们,而是想找一个数量炮手,从土著手中找,还真不好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