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昭武二年春二

    第一百二十三章 昭武二年春二 (第2/3页)

圣说道:“臣请分拆六部。六部自周以来,传承已久。然而如今事务繁多,非六部可以容纳,故以臣之见,莫不在内阁设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总理各部事务。首辅总览朝政。”

    “各部分拆,有事则设,无事则废。理清上下。庶可无患。”

    张轩一听,不得不承认,他选出来的大臣,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

    看看姚启圣这拆招。

    张质是想让去除姚启圣户部尚书一职。但是姚启圣转手,将户部尚书这个官职,变成了历史。

    张轩想来,即便是张质听了这个建议,也不会拒绝的。

    就如同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般。内阁下属的各部门越多,则各部的权力也就越少,内阁的权力也就越大。如此一来,内阁诸位阁老,才能坐稳群相之位。而且这也暗合张轩之意。

    张轩早就想将各部拆分了。

    这也是而今朝廷事务越来越多的现实需求。

    甚至张轩也怀疑,姚启圣会不会是与自己商议的时候,揣摩透自己的意思。

    这样的情况之下,最大的好处,就是姚启圣的属下,可以担任户部拆分出来的各部尚书了。

    如果户部尚书的话,那么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够格。但是从户部拆分出来的小部,这些人却是最好的人选,毕竟他们之前的工作就是户部之中一摊子事。

    不过是加户部尚书衔,或者是户部侍郎的名义做而已。

    或许拆分出来的各部,未必能全部保住位置,但是大部分都能掌控在姚启圣一派的人手之中。

    张轩心中微微一叹,一时间有了一种紧迫之感。暗道:“督察院,也要快些建了。”

    夏朝几乎是继承了大明朝的所有体制,但是有一部分体制,被张轩有意搁置,就是言官体系。

    张轩从来不觉得这些言官有什么用处,他大权在握,也用不着这些言官,故而大夏虽然有督察院,却是一个清水衙门,没有几个人。甚至很多言官连上朝的名义都没有。

    纯粹是张轩没有细细想过用什么样的监察体系,来代替言官而已。

    而今,张轩见识了张质与姚启圣之间,小小的交锋,忽然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除丞相了。而今张轩军权在握,自然不担心失去控制,后世之君会该怎么办?

    “将你的意思,写出章程,让群臣商议吧。”张轩说道。

    “是。

    ”姚启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