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牛庄之战五

    第十九章 牛庄之战五 (第2/3页)

    双方厮杀惨烈之极,先是夏军以火炮为先导,犹如泰山压顶一般,一步步无可抵挡的将清军逼退,然后在土丘附近,白刃相搏,双方几乎在方寸之间,丝毫不让。

    几乎将土丘染成血色。

    清军失利之后,阿济格派出骑兵插在夏军与大营之间的距离,似乎要围住占据土丘的夏军。

    这十几座要当做炮台的土丘,不过是就地垒土而已,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更不要说水源什么的。

    清军一边派出大量汉军在大炮的轰击之后反扑,另外要想截断夏军大营援兵。到了下午时分,夏军不得不从土丘撤出来,原因有好多,第一是伤亡太大,这种野战之中,两军伤亡比,说起来还是夏军占些优势,但是而今阿济格狠下一条心,根本不管死多少人。

    攻土丘的三个营,去的时候虽然不满编,但也有八千多人,回来的时候不到一半人马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种补给不够了。

    反复厮杀最耗体力了。一般来说,夏军士卒身上都带着三天干粮,但是水却不是一直带的。再加上反复厮杀,最耗体力,士卒都会大量喝水。从大营到土丘不过一两里,却是清军与夏军鏖战的重心所在。

    即便大军能运送上一些补给。但是大量运水,却不大可能。因为清军骑兵重点攻击的就是运水车,能过去的百中无一,总是被清军用各种办法打漏。

    还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原因。

    就是火药不足了。

    伤亡惨重,清军同样是伤亡惨重,饮水不足,夏军士卒尚且能够坚持,夜间运水也能解决一部分。但是火药不足,却是一个大问题。夏军战斗力的提升,与夏军大量使用火器是分不开的。

    张轩在军中最重火器,火器的大量使用,也让军中火药消耗量大大增加。

    说刘国轩没有火器就不会打仗,有些过分,但是说夏军没有火药就不会打仗,的确是事实。虽然而今牛庄大营之中,火药没有耗尽,只是水道不通,运输火药的船只,又被引爆。

    剩下一些火药只能谨慎得用。

    在土丘争夺战之中,夏军士卒过量的使用火药,让郑成功一计算,如果这样与清军打下去,火药估计用不了三天。

    再者大军总就要撤退的,将来撤退的时候,处于突出部的土丘,估计很可能撤不回来。

    只是如此一来,清军立即在土丘列阵,虽然夏军撤退之后,已经将这些土丘摧毁了,但是本来就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