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何爱一河不爱天下百姓

    第一百一十六章 朕何爱一河不爱天下百姓 (第3/3页)

    期间也发生了,昭武三大案之一,王进才案。

    就是周昌掀起的。

    因为北伐之后,在昭武中期还有一些大战,比如收复西北,巩固辽东,与缅甸联合征缴明永历帝,并在南洋上与西洋人争锋。

    但是如北伐这样的大战,再也没有过了。

    而大量的军队投入两淮的治河工程之中。

    特别是两淮本地的县兵,几乎没有训练任务了,都是治水的任务。

    自然有大量的物资,不,应该是每年几乎朝廷一半的财政投入。几乎是金山银山一般,听过户部,工部,枢密院等部门流入两淮。

    王进才长期担任枢密院同知,在军中大有人脉,侵吞了不少治水款项。但是因为王进才乃是张轩的旧部。下面的人不敢告发。

    周昌忍无可忍,才当殿向张轩禀报。

    张轩令傅山亲自查处,牵连侯爵七人,伯爵十人,子爵,男爵,不计其数,至于文官牵涉其中的更加不少。

    枢密院为之一空。

    乃至李定国在这样的风暴之中也受到了牵连,向张轩请辞,张轩批准他辞去一起职务,只担任讲武堂教授一职。

    后来分析,虽然王进才案,乃是一场反腐引起的,但是也将朝廷之中大部分出身草莽的将领都扫平了。

    被处死的不多,但是大多都不能掌权了。

    而贺虎头也正式成为枢密使,朝廷上下实权将领几乎清一色的讲武堂出身。而太子张安,也是讲武堂毕业的。

    种种阴谋论暂且不提。

    周昌本人也没有在两淮总制上面完成这项大工程,在王进才案十五年后,劳累而死。令朝廷不得不选出第三任两淮总制。

    第三任两淮总制,乃是大夏宗室出身,名为张迁,讲武堂出身,也是打过仗的。成为最后一任两淮总制。

    在两淮总制任上二十余年,终于将两淮治水的大工程完成了。

    最后,让从信阳以下,直到大海,水道畅通,几乎各个村落都有水渠灌溉,以至于河南,两淮一下子成为了产粮大省,不下于湖南湖北两省的产粮区。

    而且两淮地区对大夏张家最为拥护的地方。在后来的各种风波之中,两淮地区从来是皇室的基本盘。

    只是当张迁修成的时候,张轩早就不在位了,连张安也垂垂老矣,正在培养太子登基之事了。

    这是很久很久后的后话。

    却是从而今张轩与张家玉的一番谈话开始的,一段持续五十多年治水工程,历经三代人,也是张轩后半辈子没有完成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