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重逢

    第九十一章 重逢 (第1/3页)

    从林木森的聚缘茶楼出来,没走几步,耿朝忠就感到一阵异样。

    这是被别人的目光注视的异样。

    这种感觉很玄妙,但其实并不玄妙。

    一个久经训练的特情人员,对别人的目光都很敏感——用科学的语言来讲,那是松果体对特殊能量的感应。

    耿朝忠的松果体,尤其敏感。

    余光扫射,提着警棍懒懒洋洋走来走去的巡警,摆着水果摊叫卖的小贩和脖子上挂着烟匣的卖烟小厮,鼓楼街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丝毫没有什么可疑的迹象。

    耿朝忠走到一个卖烟的小厮面前,要了一包三炮台,借着拆烟点火的当儿,微不可察的回了一下头。

    身后依然没有什么可疑的人。

    但耿朝忠依然相信自己的直觉,他竖起了衣领,嘴里叼着香烟,慢吞吞的拐进了旁边的一条小巷,小巷的旁边是一家家庭杂货铺,耿朝忠走进杂货铺的前台,顺手放下一角钱,在杂货铺老板惊愕的眼神中,穿堂而过。

    隔着小巷的街墙走了几十米,耿朝忠停下来,仔细的倾听着墙外的动静,当外面传来了略显急促的脚步声的时候,他轻轻一跃,从墙头往外一望。

    墙外跟踪的人同样也很敏感,耿朝忠跃起的一瞬间,那个人也猛的回头,看向墙头。

    四目相对。

    一瞬间,两人都笑了。

    “大报恩寺。”

    耿朝忠落地,墙外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半个小时后,南京著名的大报恩寺的佛像前,多了两个看上去极为虔诚的香客。

    1856年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火并翼王石达开,一场激战,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大报恩寺也被同时焚毁。现在的大报恩寺,只是香客复修的一座小庙。

    其中一名身材肥胖的香客,举起手中三炷香,虔诚的向面前的佛像拜了几拜,口中说出的却并不是祷告的言辞:

    “北王火并翼王,兄弟阋墙,同室操戈,这是为何?”

    “为权?为利?”另一名年轻的香客仿佛也在自言自语。

    “不,北王为权,翼王却为理想。”肥胖香客正是朱木运。

    “有何不同?两人皆死于非命。”年轻香客正是耿朝忠。

    “一人死的重于泰山,一人死的轻于鸿毛。几十载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