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科举

    第三十九章 科举 (第2/3页)

 金铭尹拿过刚才放在地上的火铳,一边比划着一边跟安逸说着自己的设想,“我打算做一个很大的改变,既然我们希望火铳可以像弗朗机对子铳的弹丸进行事先准备,那么就可以考虑不使用火绳来作为击发的要素,而是用燧石的击打来触发子铳,让弹丸冲膛而出。”

    安逸仔细的想了一下他说的,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射击速度将会有显著的提升,只要设计好枪管和子铳弹丸的宽度,一发射击结束再将另一发子铳弹丸放入枪管,用通条捣实后立刻就可以开始第二轮的射击。

    “铭尹,能不能想个办法,取消掉通条捣实的只一个步骤,或者说可以不通过前置的枪管来填弹,直接从铳的后面进行填装子铳弹丸,然后瞄准设计。”

    被安逸这么一说,倒是把金铭尹刚才涛涛不觉的金铭尹给说愣住了。

    通条捣实是火铳击发前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压实的*,才能发挥出较大的为例,甚至说才可以具备射击的条件。安逸这个后膛装弹的想法,对于金铭尹来讲虽然有些天马行空,但是不得不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闪光点和可行性。

    他这样想着,冲着安逸点了点头到:“我可以照你说的来试一试。”

    安逸看着他的样子,笑了笑,拍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一直认为火器的进步,会彻底改变游牧民族和农耕文明的战争力量对比,而推动这一步的人,势必会名垂青史。”

    把金铭尹说的两眼放光,已经开始冥想自己受万人景仰的样子时,安逸独自走出来屋子,问旁人要过一匹马,向着成都的方向骑去。

    他可不会忘了今天是科举乡试的日子,既是大夏朝的大日子,也是江如月的大日子。

    且说住在安逸老宅里的江如月,今天自然已是早早的就已经起身,为即将到来为期两日的乡试做着最后的准备。

    当他打点好行装走出府门的时候,发现安逸正骑在高头大马上,站在门口,冲他微笑着。

    “安兄,你今天如何得空过来了?”

    江如月对于安逸的突然出现感到很是惊喜,

    安逸笑了笑,对他说道:“今天是江兄的大日子,岂不是要来送送江兄?”说着,他指了指旁边一匹灰褐色的骏马,“上马!”

    江如月翻身上马,回应道:“看兄弟说的,弄的我倒像个孩子,参加乡试还需要人来送。”

    安逸故意打趣道:“那可不,提前跟我们的江知府把关系搞好,才不至于高中之后忘了兄弟我呀,哈哈哈。”

    “哎呀,兄弟切莫要把我捧杀了啊。”江如月一脸苦笑的道,跟着安逸一起,打马朝着成都县贡院骑去。

    成都县作为四川承宣布政使司的所在地,自是理应承担四川行省的乡试举办,城东的贡院也理所当然的作为乡试的考场所在。这座贡院已经是有些年头了,从并不是很大的贡院里面也走出了不少举子。有的出了实缺,做了县令、知府,有的则一飞冲天,从会试、殿试中脱颖而出,站在了高高的庙堂之上。

    四川行省这千千万万寒窗苦读的学子今天都聚集在了这成都县,从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