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四章 【豹突营指挥使】

    第二五四章 【豹突营指挥使】 (第2/3页)

息下来,虽然还有西门残存势力潜伏下去,但是由于朝廷的**手段,却也翻不起大的风浪来。

    押送进京的西门族人,经过内阁商议,请示过皇帝之后,最终做出了裁决。

    西门一族,**敌国,犯上作乱,证据确凿,念其百年世家,诛灭三族,余者皆配边关充当苦工。

    这次收尾工作,内阁倒是做得雷厉风行,在燕国版图存活百年的西门一族,由于西门雷藏意气用事,终于提前消逝。

    这让各大世家松了一口气,少了一个敌人,自然是欢喜得很,但是随即想到接下来更严酷的**环境,存留下来的六大世家又都是深吸一口气。

    有了渤州郡的教训,这一次内阁担心皇族会再造一个渤州郡赵夕樵那样的人物,所以在朝廷军队控制住吴郡的同时,立刻进行官员拟定,经过一番争吵,各大世家都有官员前往,皇帝显然知道内阁势大,大部分新任官员都是照准,只是亲自定下了两名官吏,那是管理吴郡粮道与盐道的官员。

    粮道与盐道那是极为重要的两处官员,皇族要拿去这两个位置,内阁起先自然是一片反对,只是皇帝这次却显然**了一些,内阁没有答应腾出这两个位置,而皇帝亦是扣着官员任免的折子,没有加盖玉玺,僵持起来。

    很显然,皇帝这是要和内阁谈条件了。

    自从渤州郡之战后,整个燕国的格局已经在悄无声息中有了极大的变化。

    皇族控制住了燕国最富饶的渤州郡,虽然在内阁的坚持下,渤州郡也渗透进入不少世家官员,但是整个大局是完全控制在皇帝的手中,有了这块富饶的地盘,虽然还说不上太稳定,但是皇族已然有了底气,也有了与内阁叫板的底牌。

    战争之前,萧苏两家自然是势力强大,其后更是有渤州郡叶吴两家,身处东海的韩家在世家势力中排名靠后,但是那场战争过后,叶吴两家消亡,皇帝似乎有心扶持一个足以制衡萧苏两家的新势力,萧苏两家的对抗在皇帝看来,显然还不够踏实,也不够激烈,所以韩家借势慢慢崛起,隐然成了萧苏两家之外的第三股强大世家。

    皇族的制衡之术,各大世家那是心知肚明,但是由于各自顾忌自家的利益,又因为在这种时候,谁也不敢真的在明面上对皇权进行挑衅,所以他们只能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中继续玩下去。继续斗下去。

    皇权天命,深入人心,即使皇帝再弱,但是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那依旧是上天之子,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

    没有足以逆天的实力,任何一个所谓的强势家族,最多也只能是阳奉阴违,却不敢触犯天下之大不韪轻易去挑衅皇威。

    即使是枭雄于曹操,那也是终身为魏王,不敢称帝。

    所以皇权再是衰弱,皇帝再是无能,那也中就是代表着上天之子。

    世家官员即使内心对皇权很不屑,但是在表面上,却依旧要对这所谓的皇权表示出足够的尊敬。

    内阁毕竟是个复杂的地方,更是一个争权夺利没有太大凝聚力的地方,所以皇帝陛下只撑了两日,内阁便请书上去,那是同意了皇帝提出的条件,将粮道和盐道的位置交给皇帝处理。

    就如同一场**交易一样,皇帝和内阁心照不宣地达成了这桩交易。

    ……

    豹突营指挥使颚青仑今年已是五十三岁的老者,年轻时候那是西北大营的大将,可谓身经百战,是一条响当当的汉子。

    只是岁月如梭,英雄垂暮,年纪大了以后,年轻时那些残存下来的伤势时有作,虽然依旧是豹突营的指挥使,但是一年之中,倒有大半年在家中修养,也正因如此,豹突营如今的实际管理权,却是在慕容鹤的手中。

    但是颚青仑是军方老将,在西北大营时战功赫赫,颇有威名,调至豹突营之后,亦是一步步攀升,最终成为豹突营指挥使,那在军中的威望是极高的。

    韩家显然也清楚这一点,明白这个看似病入膏肓的老将其实还是豹突营的精神支柱,而韩漠从韩玄道的口中,亦是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吏部记册取过护军尉令牌,礼部侍郎韩信策便已经嘱咐过韩漠,无论如何,也要先往颚青仑的府邸拜见一番,万不可因为世家子弟的身份,而怠慢了这位军方老将。

    所以在韩漠前往豹突营军营之前,那是特地前来颚青仑的府邸拜见。

    颚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