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九章 发难

    第五七九章 发难 (第2/3页)

,自然让许多朝臣都很是震惊。

    在今日朝会之前,萧家一直是暗中策划,自然没有几个人知道萧家会在今日突然犯难,其实若非凌磊偷偷交给韩漠的那一封便条,韩家兄弟只怕也难以想到萧太师竟然打起了东海镇抚军的主意。

    不过有些人在心中却也对萧太师这条老狐狸感到一丝钦佩。

    原因无他,只因为老狐狸选择的时机实在是恰到好处。

    如今正值乱世危局,魏庆对垒,无论燕国参不参与这场战争,西北军都要做好应对准备,而这个时候,燕国的利益安危,自然也是要寄托在西北军的身上。

    萧怀玉便是天纵英才,西北军便是再英勇善战,到最终,还是缺不了银子。

    而燕国自立朝开始,便十分重视西北军的后勤补给,几代皇帝下来,对于西北军的供给,从都没有丝毫的马虎。

    燕国朝堂虽然世家争斗不断,但是大伙儿却也明白一个道理,要想保住自己的利益,首先便要保住燕国这个大堡垒,而保住燕国这个大堡垒,就需要强大的边关力量。

    所以一直以来,各大世家对于西北军,那也是极其的配合,边军将士的钱粮供给,从来都不会有丝毫的怠慢,武器装备,那也是定时供给上去。

    如今正处非常之时,那么对于西北军的支持,自然更要不遗余力,任何有碍西北军的因素,都要全力解决。

    说起来,宜春水患,导致国库乏力,却是给了萧太师一个极好的机会。

    如此情况下,要保障西北军的后勤补给,那自然要压缩其它国库开支,这个时候,无论压缩哪项开支,只要言之有据,那都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的。

    而且众人更是知道,东海镇抚军的职责,无非是两项。

    一项是镇住东海群盗,二来则是应付庆国水师有可能的侵犯。

    但是消息稍微灵通的人就都知道,如今的东海群盗,那都是已经放下里了屠刀,成为开通海上贸易的先驱。

    也就是说,海上的群盗,贸易已经被韩家招安了。

    海上群盗,十成已有八成投靠韩家之下,成为海上贸易的先驱,而剩下的两成,实在掀不起任何风浪。

    至于庆国水师方面,谁都知道,那已经连纸老虎也算不上了,庆国水港码头漂浮的那几艘破船,那是绝对不可能威胁到燕国的海防。

    若说当初庆国最盛时的庆国水师尚能与燕国水师一较长短的话,那么如今的庆国水师,都不够东海镇抚军打上一拳的。

    如此形势下,萧太师突然对东海镇抚军发难,也确实是选对了良机。

    因为许多人心中都隐隐觉得,每年耗费巨大国库开支的东海镇抚军,保持着一万五千人的编制,对于燕国整体政略来说,实在已经没有必要。

    保留下去,唯一得益的,只能是东海韩家。

    ……

    萧同光代表着萧族在朝堂上骤然发难,许多人便都向韩玄道兄弟望过去,只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韩家兄弟竟是出乎一致的平静,没有表现出半丝惊慌。

    这样的反应,让端坐在朝臣前列的萧太师眼中划过一丝阴鸷之色。

    韩家兄弟的反应,自然也是出乎萧太师的意料之外,在萧太师的预料中,这一次那是直插韩族的心脏,韩家兄弟便是再镇定,便是再能忍,多少也会表现出一丝慌乱。

    但是如同泰山一般,韩家两兄弟镇定自若。

    这样的反应,除了韩族的官员心中微微镇定一些外,倒是让朝堂上其他所有的官员都有一丝纳闷,难不成韩家对于这事,竟然真的毫不畏惧?

    皇帝眼睛扫过韩玄道兄弟二人,虽然看到他兄弟二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