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某人快从心里来到我面前呀

    第一百六十五章 某人快从心里来到我面前呀 (第2/3页)

说谢应战死极为可惜,但大周战事未解,一刻都耽误不得,他必须马上入宫请示陛下。

    说不得今日才开过的朝会,马上会召开第二次。

    杨舒云不敢再如何耽搁,即刻便进宫去了。

    现在已经是申时,外臣若是没有什么重要的大事,不得入宫。

    可手握边军八百里加急战报的兵部老尚书并未在宫门外侯多久,便由着内廷司礼监掌印太监苏谨亲自带进了宫。

    走在宫墙之中,心情大好的杨舒云今日破天荒和这位宦官头领说上了好几句话,只不过并未只字半句的战报内容。

    大周朝堂之上,文武之中,其实文臣尚可,偏偏这位武将出身的兵部尚书才对宦官没有个好脸色,在这个早年在战场上替大周开疆辟土的老尚书眼里,这些太监阉人,空有一副男儿身,不思为国杀敌,偏偏躲在这深宫之中,如何算得上是大周男子?

    这位老尚书如此言语,并非是在自家府邸独自愤懑,更是当着许多朝臣的面都说过,据说当时一向看重武将的皇帝陛下更是勃然大怒,罚了杨舒云半年俸禄,更是让这位老尚书在府邸之中静思半月。

    在少梁城都不算是一件小事。

    这位老尚书表态之后,其实宫闱之中,不是没有人鼓起勇气去问过苏谨的看法,只不过当时已经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苏谨并未多说,只是轻飘飘抛下了一句,“仗得有人去打,太监总得有人去当,哪里有什么高低贵贱的。”

    就这样一句话,不知道聚拢了宫里多少太监的心。

    现如今这两位当年事件的主角碰面,其实理应该有一场口舌之争的。

    不过苏谨在前行之时,并未主动提及当年之事,与老尚书的交谈也只是仅限于皇帝陛下最近几日的起居而已,说得极为有限。

    来到御书房外时,苏谨多提了一嘴,“尚书大人带着的八成是喜报,说就是了,陛下今日正好有些烦闷,若是这之中涉及那位谢将军,还请尚书大人谨慎措辞。”

    杨舒云停下脚步,皱着眉头。

    苏谨呵呵笑道:“其实呢,既然是喜报,八成陛下不会在意其中的细微的。”

    杨舒云点点头,想到自己怀里的那封战报是如何大的战果,顿时便觉得陛下纵有天大的火气,见了这封战报,都该是消弭下去的。

    苏谨不再多言,让开身子,朝着御书房里说了一声,等到里面传来一声嗯之后,才把杨舒云放了进去。

    苏谨守在门口。

    等了差不多一刻钟之后,御书房内还是寂静无声。

    苏谨叹了口气,若真是喜报,陛下为何不笑?

    御书房内,那位皇帝陛下盯着面前的这封战报,面色深沉的问道:“杨尚书,你替朕解释解释,何为生死不知?”

    杨舒云犹豫片刻,解释道:“边军恐怕是担忧公主殿下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难以接受,因此才换了……这么个,委婉说法。”

    皇帝陛下仍旧脸色难看。

    杨舒云劝道:“谢将军是国之柱石,今朝为国捐躯

    ,虽说谁都不愿意看到,可陛下终究要往前看,现如今边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