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天启四年的第一场雪

    第425章 天启四年的第一场雪 (第2/3页)

镇定自若的模样,张攀也反应过来,忙笑道:“对。元庆,咱们现在便分头去巡营。”

    李元庆一笑,“好。一个时辰之后,召集所有把总级以上军官议事。”

    …………

    经过了这几天紧锣密鼓的建设,明军的营地愈发稳固,土墙已经堆到了十米高,外面的壕沟护城河,也有十几米宽了。

    在土墙里面,早已经预备好了数不尽的沙袋,这是为了防止后金军再次使用火箭。

    此时的明军营地,各方面的防御措施已经基本到位,但毕竟只是个土堡子,时间又实在太仓促,在应对火攻方面,还是有着一些差池。

    有了这些沙袋,再加之前面河水的阻隔和里面的沟渠,便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着应对火势的主动权。

    营地中的几个制高点,炮台上都被搭建起了棚子,这一来,即便有雨雪天气,也能保证火炮正常发射。

    营地东侧,江畔,简易的码头也在紧锣密鼓的修建之中,大小700多艘战船,足以隔断江面。

    李元庆也很害怕后金军会不开眼拿这些战船下手,早在两天前,江畔北面的芦苇荡,便已经被他下令用火势引燃。

    可惜,此时沼泽还没有封冻,燃烧的效果并不够理想。

    但总算将这个障碍清除掉,这边的视野已经变的很开阔,除非后金军打地道过来,否则,绝逃不过明军的眼睛。

    而有许黑子这种专家在,对付地道,明军也有着诸多的应对手段。

    土墙之后,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口大缸,倒埋在地下,有工兵专门监听,一旦有人在地下挖掘,他们便能在第一时间察觉。

    此时,虽然拥有兵力2万余,气候比北地之行也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

    但正是因为如此,李元庆却更不敢大意分毫。

    事物都是相对的。

    天冷,大家都冷。而此时,天气柔和,大家便都舒坦。

    在这种状态下,后金军又坐拥出场之利,其中各种琐碎的关节,也由不得李元庆不考虑周全。

    在营地巡视了一圈,又检查了各种战备物资,见一切都在轨道上,李元庆这才回到了大帐,召集军官们议事,具体分配任务。

    船队最大的好处,就是拥有陆路不可比拟的运输优势。

    像是粮草,要是走陆路,两万人几个月的吃喝拉撒,没有几千匹骡马,那是绝无法做到的。

    但这对船队而言,却是轻而易举。

    李元庆的大帐里,中间摆放着镇江区域巨大的沙盘,周边,两部军官们分侍而坐。

    李元庆坐在最上首的白虎皮宝座上,张攀和陈忠分坐左右。

    按照军职,像是官沧海、许黑子,包括黄国山、孔有德、刘达斗诸人,都已经是游击职,与张攀平级了。

    但张攀毕竟是老将,也算是李元庆的前辈,在坐席上,李元庆自然要照顾张攀的面子。

    对于此,长生营的儿郎们自然也表示接受,陈忠部也是如此。

    只不过,张攀并没有战兵,话语权自然大大减弱。

    但张攀也有一个最大的优势,与当年的张盘相比,他更加柔和,也更容易融入,这让李元庆和陈忠跟他相处起来,没有丝毫障碍。

    此时,时间虽是仓促,但明军在出发前便准备充分,各项物资充足,军务这几天也接连布置了数遍,完全就是以防御为主。

    虽说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但李元庆深深明了,此时的长生营,在防守上,可以拥有一定的掌控权,但若想要直接对镇江城发动进攻,在面对后金主力的情况下,这根本就不现实。

    俗话说,‘想打人,就要先挨打’。

    在这方面,李元庆有着足够的耐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