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北地攻略展开!

    第968章 北地攻略展开! (第2/3页)

防守,并不主动进攻的状态下。

    但李元庆此时虽然已经占得了先机,但短时间内,李元庆和他的儿郎们,显然无法持续向西伯利亚的腹心推进。

    包括远东地区,虽是李元庆的‘嘴边肉’,但李元庆此时却还是没有办法真正吃下来。

    这就使得,李元庆也只能耐住性子,一步一步的来,徐徐而图之。

    事实上,在苦闷至极的时候,李元庆也时常感叹,若是他能拥有大明一国的实力,君臣效命,将士一心,这他娘的还能有老毛子什么事儿?

    可惜啊。

    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

    想要强势的对外扩张,李元庆只能先‘扫清自己的门前雪’,先把自己的根子扎的稳当了,让他和他的儿郎们没有后顾之忧,才可以腾出手来。

    就像是此时,李元庆虽坐拥五万雄兵,却是也只能先对周边的这些小土人部落下手,一点一点来积累。

    好在~,唯一让李元庆庆幸的是,他和他的儿郎们,还有着足够的时间。

    现在又说回来,为什么不能直接在海边兴建据点。

    兴建据点,整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关键要素。

    一是战略位置。

    必须要选择进可攻、退可守,有战略覆盖一整片区域内意义的地方,来兴建这个据点。

    第二点,便是交通要便利。

    最好有比较良好的海湾,可以让船队直接抵达,进行补给,这边据点内的收获,也能及时的传送出来,形成‘活水’的流通,来创造价值和财富,而不是只能依靠长生营母体的输血。

    毕竟,一个据点,少说一些,要需要两三个把总的兵力驻守,这吃喝拉撒、人吃马嚼的,再加之各方面的建设事务,每年,十万两银子,那还不一定够啊。

    如果只是一个,或者是三两个据点,李元庆咬咬牙也就能坚持过来了。

    但若是十几个、几十个呢……

    这就不容李元庆不考虑清楚,在能形成活水的条件下,一定要形成活水。

    第三点,便是兴建据点。

    如果前两个条件都能确定,那看似第三点便简单了不少。但这却是个完全错误的认知。

    前两者只不过是先决条件,‘兴建据点’,才是真正的必要条件。

    盖房子,修碉堡,修炮台,修瞭望塔,在辽地,的确是非常简单,但不要忘了,这里可是寒冷的北地啊,已经要进入西伯利亚的腹心了啊。

    在辽地,寻找水源,修建仓储,包括这一系列的基础建设,长生营三个把总的兵力,儿郎们自己就可以完成。

    但在此时,尤其是这边恨不得终年都是积雪……若是这样盲目的搞,‘摸着石头过河’,那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好儿郎,要把性命交代在这里啊。

    就像是老毛子后世时那位大帝所言,‘我们的领土虽然多,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

    同理,他李元庆的儿郎们此时虽然不少,但无论哪一个,都是他李元庆的弟兄,岂能白白把大好的性命,留在这冰冷刺骨的荒原里?

    有土人奴隶不用,为何要让自己宝贵的儿郎们白白浪费性命呢?

    …………

    八月十五,中秋月圆之夜。

    李元庆在野木河卫,举行了盛大的晚宴,儿郎们人人都参与进来,尽情吃肉,尽情喝酒。

    但明天,他们中万余新老儿郎,将会被分成十几股,分别踏入辽阔的江北,开始清缴这些土人部落了。

    华夏人虽自古传承,讲究中秋月圆,阖家团圆。

    但实际上,在此时,在大明,中秋节这个节日,远非后世时那么隆重。

    除了最重要的年节,不论是大明的达官贵人们,还是百姓们,一年中只有两个最关键的节日,一个便是年后的正月十五,也叫上元佳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