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船

    第一百九十七章 登船 (第2/3页)

兄长,朱玉潇的事,我记下了,我虽恨她,但不会伤她,兄长便放心吧。

    韩复在一旁见慕云佐兀自出神,怕生出什么反复来,忙一躬身大声道:“恭送太师上船!”

    众人也都立刻跟着喊道:“恭送太师上船。”

    万人俯首高声齐呼,把林中的鸟儿惊飞了一片,谁也没有注意到,在鳯头舰的船头处闪过了一个极小的身影。

    * * * * * *

    碧海国的第一艘鳯头舰,造于初代明皇朱兰淳即位后的第二年春。

    当时的督造之人是现碧海国工部尚书鲁秋生的曾祖父,也是鲁氏船匠的第三十一代传人。

    明皇朱兰淳的要求是要将这鳯头舰造得和来仪宫一模一样。可头疼的是,来仪宫在涌金门内,非皇族不得入内,这建造的限期又只给了半年。于是这鲁秋生的曾祖父仅凭着一张来仪宫的设计图纸,再加上几位宫女的描述,硬是将整座来仪宫都仿到了鳯头舰之上。

    不管是宫殿的样式还是内部的陈设,所有的物件的大小尺寸都是按一比一的比例原仿原造,不差分毫。

    据说明皇朱兰淳第一次登上鳯头舰时几乎分不清是在船上还是在宫中,以至于船身随波浪颠簸时,一时误以为是起了地崩之灾,慌忙逃出船舱,才想起是在海上。

    从此,鲁氏的工艺更加广为传颂。

    曾有民间歌谣道:“猢狲变化七十二,不及鲁公样样真。”

    说的是只要鲁氏子弟出手仿造,定是神形俱备,与原件不差分毫。

    后来二代明皇即位,国力昌盛,钱粮富足,于是大兴土木,连鳯头舰也连造了十艘。只是其中样式不再按来仪宫的样式,而是统一按城外迎宾馆的架构来建,所以舰船的规模大小也比第一艘略小了些。

    可就算是小一些,也比寻常的舰船不知道大了多少,单是主舱部五进五出的宅院便丝毫不逊色于太液西北格的那些豪宅。船上的其

    他设施也是一应俱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