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同

    第246章 大同 (第1/3页)

    王象乾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广袤的原野,浓密的眉头紧锁在一起。

    老爷子的身躯虽然依旧挺拔,可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数次向朝廷申请退休都没有被批准。

    就像方从哲一样,万历似乎偏好用岁数大的人。

    让老爷子烦心的事很多,京城那边两个月内,从万历到现在的朱由校,已是三易帝位了,这对一个国家来说,绝非什么好事。

    有关京城方面的一些传言,他也听说了,但这种事却不是他这种地方大员能参与的,而且万历在咽气之前,就曾密嘱他注意代王的动向,这是每此帝王交替时的必要措施,所以他也只能老实地在大同待着等候消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的消息是陆续传到了,可让王象乾没想到的是,最近大同城内也突然不太平起来,因为多了很多生面孔,这还不算,蒙古炒花部五千余精骑突然出现在长城外。

    听到这个消息,大同城内的局势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蒙古部族因为冬天太难熬,所以在每年冬季都会寇边,劫掠一些物资后再返回草原。

    虽然对这种情况已经习以为常,可王象乾仍不敢掉以轻心,一面调兵遣将严密防守,一面派人去与炒花部交涉,严厉警告他们不得越过边界。

    炒花部不知是被王象乾的警告吓住了,还是另有所图,却也没有再向前一步,只是游弋在长城外围,也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这样一来,王象乾心中更加没底,多年的经验告诉他,炒花此举必有深意。

    此时的大明边军早失去了野战机动能力,所以老爷子也只能眼看着蒙古人在长城外耀武扬威,而不能有丝毫举动。

    “老爷,府中有客人找”

    老家人的声音打断了王象乾的沉思,皱着眉头转头道:“什么人?”

    老家人摇头道:“来的是个年轻人,说是从辽东来的,只说有急事要禀报,却不肯说是什么事”

    从辽东来的?

    听到这个地名,王象乾的眉头皱的更深了,因为辽东出了个让他钦佩,也十分痛恨的人,钦佩这个人连败女真鞑子,让建奴在不敢轻易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