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憨货

    第四十九章 憨货 (第1/3页)

    西去的路并不好走,当年唐僧往西边走,路上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如今唐宁往西边走,路上遇到大大小小的盗匪,也差不多有九九八十一组了。

    出来的时候是三千镇江军,抵达秦凤路的时候,有二百人永远留在了来路上。

    不过说实在的,这二百人的待遇让其他的将士都羡慕不已。因为一路剿匪,镇江军中已经积攒了一批非常可观的财富。

    如果把那些金银珠宝,大大小小的珍品玩物兑成真金白银和粮草军械,足够镇江军上下三千将士发两年的呆。

    再加上有唐宁这么个头子在,镇江军中,阵亡将士的待遇及其丰厚,抚恤金足以让阵亡士兵的家属下辈子衣食无忧。

    这里不得不说,唐宁在利用自己的权力,跟政府玩协同的本领还是有一些的。唐宁不想让自己手底下的兵,变成只认钱财的雇佣兵。

    他希望以前或是未来,加入镇江军的人,都是冲着官府的政策倾斜而来。如此,这些人才有一腔热血去保卫这个国家,保卫这个政府。

    因为他们心中清楚的知道,只有这个国家存在着,这个政府运转着,他们和他们的家人才能享受到特殊的待遇。

    一旦这个国家灭亡了,新的政府上台了,他们这些人失去了政策的倾斜,其实就跟受过训练上战场的老农没什么区别了。

    “此风不可长啊。”

    来到凤州之后唐宁就开始了新一轮的士兵招募,秦凤路北邻西夏,西邻青塘,吐蕃。

    有人说吐蕃人生下来就在战斗,那么作为吐蕃人打秋风的重点对象,秦凤人则是被逼着学会了战斗。

    是以秦凤路民风彪悍,如果要招募士兵,这里是最好的地方。

    程羊听说唐宁依旧是以润州时募集士兵的待遇,来对待准备加入的新兵之后,就匆匆的找到了他,开口就是这六个字。

    唐宁反问道:“为何不可长?”

    “这……”程羊倒是被唐宁这一问问的一愣,随即他便回答道:“你镇江军再怎么独树一帜,也是大宋的军队。

    况且如今镇江军还没有什么显著的成绩,底下的士兵就有这样的待遇,你觉得其他部队的人怎么想?

    远了不说,隔壁环庆路的西军,你那些老战友会怎么想?”

    唐宁笑道:“他们自然觉得不平衡,心里不舒服咯。”

    程羊着急的道:“你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继续这么做?”

    “我不这么做,他们怎么会产生不满?他们要是对现状感到满意,那就说明他们都是来军中混日子的。

    老头

    子,我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