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干杯

    第一百一十九章 干杯 (第1/3页)

    智流说完话,就眨巴眨巴眼睛看着唐宁。潜台词似乎是,我都把韩山童说的那么一文不值了,也够表示诚意了。

    但是唐宁的反应并不热烈,至少跟智流预想当中的情况有些不一样。

    白莲社在皇城司的打压之下已经销声匿迹了很长时间,如今终于重见天日,属于百废待兴之时。

    打个比方就是某破产传销公司迎来了第二春……

    而唐宁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才刚刚辞官回到润州。说是主动辞官不假,但实际上,稍微知道些内幕的人都清楚,他就算现在不走,早晚也要被撵出去。

    所以他们觉得唐宁这一举动非常明智,大宋开国以来有好下场的武将实在不多,除了当年老老实实把兵权交出去的几家将门之外,剩下的名将如狄青,在自己家中惊惧而死。

    唐宁主动请辞,属于急流勇退。而他辞官无非是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不管你们要干什么,我都不掺和了。

    这样的表态对于赵佶和蔡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他们若想完成他们的事情,排除异己这条路他们是必须要走的。

    而作为前朝遗老,先帝最为宠信的大将,唐宁如果不能为他们所用,在这个异己的大名单上,他就算不是首当其中,也得是名列前茅。

    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唐宁此举很好的避免了自己身败名裂的下场。而他给了赵佶这个面子,赵佶便也以礼待他。

    去掉官职,保留爵位,加封食邑三百户,虽然很给面子,却也只是仅此而已了。

    所以说唐宁跟自己的白莲社都是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也不为过,而两个失意的人抱在一起也能互相取暖。

    这就是他亲自来找唐宁示好的目的,还特意赶在除夕这一天。

    唐宁这段时间心理出了问题不假,但他的思考能力却没退化。在智流和尚贬低死掉的韩山童时,唐宁就清楚了他的来意。

    但他表现的兴致缺缺,因为他满脑子都是吴胜的事情。

    十五年前就出来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了,可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把他留下来呢?如果把他留下来,他现在又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

    或许他会留在家里,跟家里的某个丫鬟眉来眼去,然后结婚生子,平淡而又安全的度过一生。

    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至少唐宁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安安稳稳把这莫名其妙的一生过完。

    可是当初自己让刘令带走他,阴差阳错之下他为了自己把命丢掉了。他心里是怎么想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