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杀严世蕃与太上皇出海

    第363章 杀严世蕃与太上皇出海 (第2/3页)

 这让皇帝朱载垒很是惊诧,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在刑政上也会遭受到来自官员的驳回。

    事实上,这在统治程序上也说的过去,而且朱载垒还无法反驳,因为按照轻定《宪法大纲》规定,立法权在皇帝手里,而对贪墨者施以枭首剥皮罪是正德皇帝朱厚照依照太祖朱元璋祖例定下的明确法令。

    如今皇帝朱载垒也不能违抗法令,他只能立新的法,或者从现分属大理寺管理的****所请,依照宪法大纲规定,废黜正德皇帝的法令。

    按道理,找个三法司系统的官员奏请皇帝改掉法令也不难,但问题是,正德皇帝还没死呢,皇帝朱载垒也不能因为一个严世蕃就敢随意更改朱厚照留下的法令。

    于是。

    朱载垒便继续把这个皮球抛给了自己的父亲,即大明太上皇朱厚照。

    朱载垒直接将一名立法提议官所提议的修改法令的奏疏与关于自己有意给严世蕃开脱的事都着人差快马急递给朱厚照。

    严世蕃也没想到阴差阳错之下,自己的命运也会交待到了太上皇朱厚照手里。

    要知道在这之前,他就和赵文华等人密谋商议着让太上皇朱厚照回京,且准备帮助新皇帝软禁太上皇且帮助自己父亲扳倒夏言成为首辅的事。

    “这个高时,我们待他也不薄,没曾想到他还是向夏言揭发了我们!”

    鄢懋卿愤怒不已,此刻的他已经待在了大牢里,作为在原本历史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大奸臣在这一世还未大发迹就身陷囹圄,倒也因此看得出来,如今的大明与原本的大明的不同之处。

    同在监牢里的严世蕃也不由得苦笑了起来:

    “事情还没有坏到被杀头的地步,家父好歹也是内阁次辅,我相信皇上只怕也不会愿意看见夏言这些人如此戕害我们,虽说现在我们的生死被交到了太上皇手里,可太上皇又不知道你我在暗中与他作对,他看在我父亲的面子上指不定会饶了我们的。”

    严世蕃虽然话是这么说,但他内心其实也不是很相信的,不过,他也只能这样去想。

    朱厚照收到关于修改法令的奏疏与关于如何处置严世蕃等的请示后只是笑了笑,然后毫不客气地拒绝了对贪墨之罪减轻刑罚的要求,且明确要求将严世蕃、鄢懋卿等一并斩首。

    ……

    “上谕,法不可轻废,贪墨者不能轻恕,查严世蕃勾结……处以枭首之刑,剥皮!”

    当圣旨传递到严世蕃面前时,严世蕃差点没吓晕过去,惊骇道:“这么说,太上皇连我父亲的面子也不给,还是要杀我?”

    “臣冤枉啊!臣不想死啊!”严世蕃问着的时候,隔壁牢房里的鄢懋卿就已经哭诉了起来。

    朱厚照对于明朝许多官员并不了解,但是这不代表他不知道严世蕃,严嵩他本来就没打算用,是因为其还人还算有能力,所以朱厚照才用了严嵩让其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内阁次辅之位,如今严世蕃犯事证据确凿,朱厚照自然不会放过严世蕃,自然是要除之而后快的,以避免其给大明造成更大的损失。

    毕竟,据朱厚照对历史的了解,这个严世蕃在原本的历史上还是很奸诈的。

    但是,也正因为此,严嵩与夏言之间的隔阂就更深了。

    严嵩不敢怨恨朱厚照也知道自己不能怨恨太上皇朱厚照,因而只恨夏言,在他看来,是夏言导致了这一切发生。

    内阁首辅与内阁次辅彼此视为仇敌,自然是皇帝朱载垒愿意看见的。

    但这些目前都跟朱厚照无关,朱厚照现在已经出海,准备巡视他的万里海疆,在他看来,等他巡视归来,倭国到时候也该归入大明中央帝国的版图了。

    当然,朱厚照出海的目的也有要摆脱朱翊镯监视的目的,无论朱翊镯表现得再孝顺,他都无法忍受一个受皇帝派遣的人跟在自己身边。

    这或许也是身为皇室成员的无奈。

    朱厚照出海还有一个目的,便是要去西洋,去大不列颠处理自己儿子统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