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第四篇鲜卑山下走出的奇迹 1.那座山,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第四篇鲜卑山下走出的奇迹 1.那座山, (第2/3页)

   对于那群人的来历,归结起来共有四种说法:东胡说、东夷说、山戎说、逃亡汉人说。众说纷纭的背后,其实是对鲜卑族始终无法探究的神秘的揣测。每一种说法,都是一个满是传奇色彩的故事,或真或假,已经不再重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永远有鲜卑光辉灿烂的一页。后世所有的璀璨荣耀都掩盖不了它躲在历史尘封的角落里所散发出的光芒 。

    东胡说

    大约在汉王刘邦和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那会儿,中原大地的战火正烧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匈奴人也在打仗!有一个叫冒顿的匈奴人,用响箭杀死了他的宝马,他的爱姬,他的亲生父亲,进而抢到单于大位。这是一个很出名的历史事件,后世有无数人争相效仿,并冠以一个特殊的名号,“行冒顿事”!虽然冒顿的事有很多,比如:“白登之围”,比如给大汉的吕太后写情书之类!轰动当时,震烁今古!然而,“行冒顿事”始终是特指。

    后来,这个冒顿单于打败了一个叫“东胡”的部落,消灭了东胡王,俘虏掠夺了东胡的百姓和财产,占领了东胡人的土地。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残存的东胡人就跑到鲜卑山下歇脚去了。然后就出现了开篇关于“那群人”的介绍。

    东夷说

    《国语·晋语》有云:“昔成王盟诸侯于歧阳。楚为荆蛮,置茅蕝,设望表,与鲜卑守燎,故不为盟。”成王,周成王是也!与鲜卑守燎,和鲜卑敌对之意,既然敌对,自然不能结盟!其实这是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话,然而对此的注释不普通:鲜卑,东夷国!于是,今天我们就有了这样的说法,鲜卑,源于东夷。

    山戎说:

    《史记集解》引东汉服虔云:“山戎、北狄,盖今鲜卑。”

    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生活在两千年前的草原上的人们并不能够像中原农耕民族那般稳固,能够祖祖辈辈耕耘播种,世世代代传承延续。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恶劣的生存环境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应了这样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