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19.阴错阳差的胜利

    第一篇 当机会来敲门 19.阴错阳差的胜利 (第3/3页)

、袁乔等都是这个集团的人,这是桓温成事之本。

    在军事策略上,桓温采用谋士袁乔建议,掩其不备,长途奔袭,集中优势兵力,绕过成汉主力,袭击成都。在晋军摧枯拉朽的攻击之下,成汉很快土崩瓦解。

    桓温孤军深入,经过千里转战,一战破敌,灭亡了氐族李氏建立的成汉,俘获成汉皇帝李势。这样的胜利在东晋建国以来是空前的,大大振奋了东晋朝野的民心士气。

    西征的胜利有着一定的偶然因素,如果不是前来迎战的昝坚和桓温走岔了道,如果不是本该鸣金的鼓吏敲响了战鼓……,桓温将遭到惨败。

    尽管如此,桓温定谋伐汉的果断,对袁乔意见的及时采纳,在关键时刻的身先士卒和镇定精神,都充分展示了桓温的军事才能。但桓温赌博式的成功,为他以后的北伐失利埋下了伏笔,胜利使他忽视了这次行动中策略上的缺陷。

    太多的偶然因素让我们相信成功的偶然,然而在桓温之前,东晋镇守荆州者多矣,一战而灭敌国者,只有桓温。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这样理解:桓温为了达到突袭的目的,刻意避开了前来迎战的昝坚,并且在笮桥之战的生死存亡之际,桓温及时下令敲响战鼓,以激励全军士气…….。

    身为主帅的桓温一定明白,以区区万人之兵力,孤军千里深入敌国腹地,一旦战败即意味着灭亡,哪里有退路可走。

    灭成汉之后,桓温一方面“叙古今成败由才,存亡系才”,在蜀地收买人心;一方面以强硬手段斩杀叛乱将领。桓温的政策还是比较成功的,虽然桓温回师之后,蜀地又发生叛乱,但整体局势却在掌握之中。两年以后,川蜀之地彻底安定。

    战后,桓温遇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在世时身边的一个小官吏,此时已经是个一百多岁的老人了。桓温问:“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诸葛亮活着的时候也没觉得有多么了不起,等到他死了以后才发现,再也没见过能比得上他的人。

    这是正史对蜀汉成汉丞相诸葛亮的评价,仔细想来,并不觉得比那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三国演义》中的描述有分毫的差。

    桓温仅在蜀地待了三十多天即匆匆赶回荆州,消灭成汉只是他前进路上的一处里程碑。桓温眼中,最主要的敌人在北方,收复中原才是他的终极理想。当然,离开时顺便将李势的漂亮妹妹带回了家中,不小心被司马兴男发现……。

    348年,有灭国开疆之功的桓温迎来了朝廷对自己的封赏: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封临贺郡公,一时声名鹊起,威震朝野。其实,原本是打算以豫章郡封赏桓温的,但是朝中有大臣不同意:“温若复平河洛,将何以赏之?”遂改。

    对桓温的封赏和钳制桓温的行动同时进行。

    西征成汉是桓温政治生涯的重要转折,胜利给予了他北伐中原的信心和实力;高官厚禄的封赏给与了他专权国政的政治地位;孤军冒进的战术方针给了他相近的战斗经验,只是敌人相异,胜败不同,这一经验为后来北伐的失败埋下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