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见:两次抄袭引发的参案

    一孔之见:两次抄袭引发的参案 (第2/3页)

    周锡恩,字伯晋,湖北罗田人,著名的翰林之一,他是张之洞在湖北时取中的,(曾经)是张的得意门生。

    张之洞还在地方上当省委书记的时侯,周锡恩曾经请假回家,那时侯啊,张之洞只要一搞活动,就必定要把周锡恩喊来陪酒,并极力推荐他的学问文章。周锡恩曾经把自己的近亲纳成了小妾,同族里很多人想搞他,官司一级级、一年年的打,但因为有张之洞在上面罩着,最后还是平安过关。

    光绪17年,张之洞55岁,那一年啊,两湖大学峻工,又正好赶上张之洞做寿,当地的文人们就共推周锡恩来写寿文。那篇文章写得真是好极了,极有汉魏之风。张之洞非常喜欢,认为这是所有祝寿文中的第一名。刻成了屏风,只要有朋友来,一定带着去看。

    张之洞的秘书赵凤昌字竹君却觉得不对,他提醒张之洞说,这篇文章,我怎么觉得象是我劝天公重抖擞写的啊,张之洞一查,果然!原来那是进士龚写给进士阮的,整篇文章,周锡恩照抄了三分之二,余下三分之一也只是改了些关键字。

    张之洞长叹道,周锡恩这是欺负我不读书啊,现在天下文人都知道我不读书了吧?文人无行,真是没有办法,幸好我还有竹君你啊!

    从此以后,张之洞就开始疏远周锡恩了。后来,周锡恩参加翰林院的内考,那一年啊,考第一的是忠勇无双气节动天外拒徐凶内斗谭贼后来被我天国仇王韩老掌柜的手下虐杀在颐和园前的文廷式文状元,但其实呢,周锡恩的文章才是第一,可考官们都还记得Y抄袭的名声,所以把他硬生生压到了二等。如此境遇,简直可以和刘后村喝个交杯酒,痛哭一场啊!

    从此以后,周锡恩就开始对张之洞怀恨,对赵竹君,就更加是恨透了。

    后来,周锡恩编印自己的文集,把那篇寿文也收进来了,我(刘成禺)有个朋友是他的弟子,劝他说不要收这篇了吧,但周锡恩恨恨的说,为什么不能收?史记、汉书里都有直接用人家原全文的呢,司马迁抄得,我抄不得?!

    ------我是严肃表态说我绝对不会同情这厮的分割线-------

    话说,这篇材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