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联邦对策

    第一节 联邦对策 (第1/3页)

2918年4月18日,在行星“伊谢尔伦”上,新罗马帝国执政官汪泽仁对姜子钺说的话,无疑是激起英仙旋臂星际舆论的大石头。一时之间,所有关于“安特内斯特”的谣言和话题席卷了新罗马帝国与英仙星际联邦的街头巷尾以及网络BBS和博客的每一个页面。

    英仙星际联邦总统理查德·米尔豪斯于4月24日连夜紧急召开了内阁会议,就帝国的行动商讨对策。

    联邦政府委员会各个要害部门的主任委员,都正襟危坐在总统府的椭圆形会议桌边上。

    米尔豪斯用严肃的目光扫视了众人一圈后,说道:“帝国公然对‘安特内斯特’采取了行动,显示其志在必得的信心与能力。诸公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何种应对之策?”

    “长官。”联邦国防部长埃里克·冯·布隆伯格五星上将首先发言。

    布隆伯格与总统关系非常密切,又曾同为粟瑜将军的得力部属,还是联邦目前唯一一名现役五星上将,享有的人望与尊崇并不次于总统,而且工作职责重大,所以有关军事议题,他总是第一个发言的阁僚。

    “我们在‘太极’行星的绑架行动失败,使我们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如果这一次让帝国夺得‘安特内斯特’秘密,形势将会极其严峻。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马上调派舰队主力,追踪敌人的探险舰队,适时地发起攻击,抢夺‘安特内斯特’。”

    “阁下,我并不赞同五星上将的看法。”说话的正是联邦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戴雨农。

    相比布隆伯格和其他内阁成员,戴雨农是个特立独行的老女人,不仅性格古怪,而且身世神秘。她是无党派人士,而且算得上是“三朝元老”,这已经是连续为第三位总统担任联邦安全委员会主任委员了。

    但她在坊间有个奇怪的绰号叫“西太后”,据说戴雨农和她那权力过于膨胀的安全委员会实际上把持着联邦的统治大权,如同中国晚清时期的西太后慈禧。相应的,这一届联邦总统米尔豪斯因为是戴雨农连续“伺奉”的第三位总统,也就被好事者戏称为“光绪”。

    “戴公有何建议,还请详尽说明。”米尔豪斯礼貌地对戴雨农说。

    正式场合里,除了对最高领袖称“阁下”外,政府官员之间不分男女老少,一律互称“某公”。这一习俗,同源同种的联邦与帝国倒也是相同的。

    戴雨农熟练地摆弄着桌上的仪器,在椭圆公议桌上方投射出一幅三维全息立体图像。

    图像的初始内容是新罗马帝国执政官汪泽仁和帝国少校姜子钺两人的头像。

    “汪泽仁奉元老院的意志,指派了这位冯·姜子钺少校率领舰队前去搜寻‘安特内斯特’。”戴雨农根据图像的内容向总统和同僚解说,苍老的女低音在空旷的会场仿佛追悼会上播发的哀乐乐音。

    “大家都应该了解了这位冯·姜子钺少校。这位有着中华民族与日耳曼血统的男子,在一年前的‘太极’行星附近,用一艘驱护舰就吓退了国防军十三艘驱护舰组成的渗透小分队。半个多月前,又成功地破坏了我们绑架空逸居士的行动。现在又被赋予搜寻‘安特内斯特’的使命。”

    “我们的情报表明,姜子钺带领的特遣舰队规模很小,只有五十艘飞船,这当中还包括三艘科考船和十艘武装商船。如此重大的任务却只是由如此弱小的舰队执行,而且由一名刚刚晋升的基层军官指挥,恐怕背后另有原因。”

    戴雨农的话刚说完,联邦国防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列昂尼德·米哈伊洛维奇·列普宁上将就问道:“戴公的意思是说,这只是个骗局?”

    未等戴雨农回答,列普宁赶紧补充道:“可是国防军情报局已经探明,帝国的中央舰队已经取消所有官兵的休假,随时准备开赴英仙旋臂星际之外某个集结位置。”

    “列普宁公,这并不能说明帝国就把主要兵力都投入到‘安特内斯特’的探险行动中。”戴雨农盯着列普宁说道。

    老练的联邦女特工显示出一副掌控战略全局的统帅神色,接着说:“如果我们按照五星上将的建议,派出主力舰队前去追踪帝国的特遣舰队,那么谁能又能保证2890年的形势不会重现呢?”

    戴雨农想到更多。她担心帝国的行动只是引开联邦的舰队主力,然后趁虚而入,大举侵入联邦境内。调虎离山的计谋,谁都知道。可是要把联邦国防军舰队主力这只老虎引开,在戴雨农看来,新罗马帝国那区区五十艘舰船组成的“安特内斯特”探险特遣舰队实在显得有些寒碜。

    经她这么一说,其他人都显出一副有所意会的表情,包括最先提出意见的布隆伯格也赞同地颌首示意。

    所有人都还记得那一年,在帝国境内“喜玛拉雅”星域会战中惨败的联邦舰队回防不及,让帝国中央舰队抓住机会,直扑首都行星“安德洛墨达”。若不是天才的粟瑜将军力挽狂澜,在座的诸位很可能都变成了帝国的“臣民”。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认为……”

    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胸有成竹的戴雨农确实表现出“西太后”把持朝政的霸气与从容不迫。

    “应该根据敌人行动的规模,分批派遣舰队。”

    话一说完,戴雨农便扫视了众人一圈。

    文官们都显出同意的表情,武将们却有些不情愿。

    “如果是这样,我们会反而落入被动地位。”列普宁上将担心地说,“一旦帝国突然投入大批兵力,而我们的情报与通信跟不上,那情况会变得很糟。”

    戴雨农没有马上反驳,因为总统米尔豪斯发言了。

    “戴公的分析很有道理,我决定分批派遣舰队追踪帝国的特遣舰队。”米尔豪斯为争论敲下定音锤。

    军事方面的能力,担任过粟瑜将军参谋长的米尔豪斯并不比任何人差。而且既然戴雨农的想法切合实际,他自然就顺水推舟了。

    总统表态后,戴雨农就接着说:“根据六天前的情报来推断,就在我们开会的这一刻,帝国的特遣舰队应该就出发了。我建议国防军应该迅速采取行动。”

    “布隆伯克将军,列普宁将军,你们马上组织一支数量在敌人两倍之上的舰队追踪帝国特遣舰队。尽可能赶在二十日前出发。另外,国防军必须做好战争准备,以策万全。”米尔豪斯向手下发出指示。

    “是,长官。”布隆伯格与列普宁异口同声回答。

    米尔豪斯最后再次看了看众人,然后宣布散会:“没什么问题就散会吧,诸公辛苦了。”

    “阁下辛苦了,再见。”官员们回应总统的话后便纷纷起立离开总统府的会议室。

    只有刚才一句话也没能插上的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弗里兹·凡克博士却留下了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