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人而异

    第一百四十一章 因人而异 (第2/3页)

乔儿妹妹,下一句呢?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这句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是说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的话,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哦。”宫天瑜记下了。

    “再看这一句。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意思是说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孟母的这种做法就是为了让孟子读书做学问有始有终,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后来孟子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大学问家,这个就跟孟母从小严格要求孟子的关系是分不开的。”

    “小爷明白的,这就跟小爷学武功一样,三天打两天晒网的话,我爹说最终会一事无成的。”宫天瑜感兴趣地听了下去,他觉得方冬乔比叶先生讲得要容易懂得多,也听得进去得多。

    “乔儿妹妹,下一句,开始下一句吧,上一句小爷我已经记住了。”

    方冬乔见宫天瑜有了兴趣,忙指着下面的文字继续解释了下去。

    “这一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说的是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这深层次的意思的就是说,仅仅教育,而没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窦燕山能够使五个儿子和睦相处,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学业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开的。”

    “这一句,小爷怎么觉得意思就是在比较着乔儿妹妹跟叶先生呢?小爷觉得乔儿妹妹这个法子好。”宫天瑜听懂的同时,夸赞着方冬乔。

    方冬乔捏了一把宫天瑜的脸蛋。

    “不许这么说,叶先生可是很有名很有学问的人,只是他习惯了指点那些已有才名的大学子,因而对于你这样的幼童教育,反而有点不习惯了呢,等叶先生回头自个儿想到了,肯定比乔儿我厉害的。”

    “乔儿妹妹,不提这个了,接下去说,快点接下去解释啊。”宫天瑜催着。

    “知道了,这下一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一句不用乔儿解释了吧,小哥哥自个儿也应该很清楚这一句话的意思吧。”

    方冬乔让宫天瑜自个儿试着理解意思。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小孩子没有教育好,就是父亲的过失,但如果没有严格教育好孩子,那就是先生的问题了。乔儿妹妹,小爷这么说,可对?”

    宫天瑜一双发亮的眼睛直直地看着方冬乔。

    方冬乔笑着点了点头。

    “小哥哥解释得很好,就是这个意思,没错。”解释完这一句,方冬乔又将小手指点向了下一句的文字。

    “这一句呢,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是说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就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