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军扩编

    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军扩编 (第1/3页)

    大明朝相对其他任何朝代来说,更重视科技。不少官吏都有研究各类科技,不管是物理、化学、天文还是地理等等,都有杰出的成就,这其中最著名的代表就是徐光启。

    钟进卫现在展现了诱人的前景,又有这么好的一个基础在,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温体仁,亦或是王承恩,都是很赞同钟进卫的说法。

    也因此,研究院的这条线受到朝廷上下的重视,很多科技成果,并没有钟进卫所想的那么久就研制出来了,当然这些也是后话。

    崇祯皇帝和温体仁当场都做了表态,表示全力支持和科技相关的事情。

    崇祯皇帝接着拿起御案上的一份奏章道:“钟师傅,本次登莱战事中有关新军的总结很是详细,朕很满意。”

    他说到这里,转向首辅温体仁道:“温卿有没有看此份奏章的副本?”

    “臣已看过。”温体仁马上回答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继续说道:“如此温卿以为是否可以扩建新军?”

    新军耗资巨大,因此崇祯皇帝才会如此慎重,征求内阁首辅的同意。

    钟进卫有战绩做背书,自然是有底气的。但此时他还是稍微有点紧张,等待着温体仁的答复。

    “臣看了战报详情,这次战事如果不是新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又事出突然的话,应该还不可能救出那么多登莱军卒。究其原因确实是新军数量太少之原因,因此臣对扩建新军一事,并无异议。”

    温体仁的回答让钟进卫松了口气,刚才自己说内阁事务繁忙之事,温体仁并没有和自己计较,果然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和后世的一些传说并不一致。

    在原本的历史上,温体仁之所以要打压政敌,是因为大环境使然。在那个党争的年代,如果温体仁不去打压别人,那就是别人打压他了。如此一来,什么政治理想,统统不可能实现。

    但在这个世界,因为钟进卫的出现,导致大明朝廷中的党争大大减弱。因为钟进卫以后世的眼光,为他们又开拓出了另外一个大大的蛋糕,使得他们不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