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最长的奏章

    第八百一十三章 最长的奏章 (第2/3页)

    二,就是关于拼音的事情,没有一套简单易用的识字方法,幼学的教学进度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幼学先生。为此,钟进卫向崇祯皇帝推荐了自己所学过的汉语拼音。

    在奏章中夹着的汉语拼音使用规则中,钟进卫还列举了几个好处。有这汉语拼音,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幼学老师教认汉字的难度。

    钟进卫还建议这套汉字拼音由朝中大儒进行整理之后,再编写一本字典,集合拼音,字形查字。这样只要学生有一本字典在手,自己都可以自学汉字。

    三,就是有关繁体字的问题。人类自有文字以来,象形文字已经经过多次变迁,一个最大的趋势就是汉字变得越来越简单。但钟进卫认为现在的繁体字还不够简单,不少字的笔画太多,书写很麻烦,又费时间。

    为此,钟进卫甚至还结合以前推广的大白话进行说明。文字和说话一样,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体现,只不过这种沟通不是面对面的沟通。

    但不管如何,创造文字的一个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表达书写者要表达的意思。为此,文字如果以简单明了,容易记忆的话,就是最好的文字。

    因此钟进卫建议朝廷组织文学大儒对汉字再进行一次简化。至少要把日常所用的文字进行简化,提高百姓的书写效率。

    四,就是宗族问题。钟进卫先是简略地说了下今天遇到的事情,然后给崇祯皇帝分析宗族问题可能给大明带来的诸多害处。

    最后,他向崇祯皇帝说明,要提高官府在农村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就必须要最大程度的减轻宗族的影响力。

    为此,钟进卫提了几个建议:一是最好把官府从最低的县一级再往下延伸,官府机构再到村镇一级。

    如果上述措施在短时间内没法做到的话,可以选出一些有善举的乡绅来代替官府做事。但必须要有任期,多少年后必须换人。

    最好是官府挑选几个有明确善举的乡绅,让所在村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