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科举

    第九章科举 (第2/3页)

   比如林家,就有科举之前三月,闭门谢客,专心治学的传统。

    对于特别看中的一些优秀子弟,更是特意划分出这种单门独户的“闭关”小院,专门给着优渥的读书条件。

    当然这要求也不低,至少得是有望举人,才有机会被家学老师推荐,经过长期考校,得到家主和几位家老认可之人,才有这待遇。

    林正阳洗漱完毕后,穿戴整齐,就去往家主所在。

    一路上,往来有不少仆人挑着水桶,送往各房。

    这是家中专管热水的一处,天不亮就有专人负责烧开热水,备好了送来。

    家主所在,是一处种植着一片竹林的小院落。

    院中有长廊,离地有数尺,东西两旁都有木质台阶。

    顺着台阶上去,走过长廊。

    阵阵微风吹来,竹叶沙沙作响。

    到了门口,举手欲敲,就听见门后一个和蔼的中年男声传来:

    “门没关,自己进来吧。”

    “是!”

    径直一推,进门后顺手掩上门扉。

    林正阳就见到几人正围在一个圆桌上用饭。

    豆浆、米饼、稀粥、小菜,都散发着香味,令人口中生津,胃口大开。

    家主正穿着便服,坐在正对大门的主位上,一样在吃着。

    这时倒不曾讲究什么用餐礼仪。

    “正阳啊,饿了吧,先坐下吃点,咱们今日边吃边谈。”

    林正阳也不推辞,大方地坐下,自己取了一副碗筷,盛满一碗热粥,就着小菜吃了起来。

    有萝卜、咸菜,鱼干,家中厨子做得不错。

    没过多久,又来了两人。

    仔细一看,家中这次参与县试的几人都已到齐。

    见到人到齐了,这位已过中年的家主,就笑了笑,望着下面正在细嚼慢咽的几名少年,缓缓开始说着话:

    “临考在即,我也不多说什么,想必对于县试,你们总该是有数的,我就说说郡试。”

    有两人顿住,侧耳倾听,林正阳也不经意间放满了进食速度。

    “县试无非是贴题,熟背经典,就十拿九稳,哪怕没有才气,死记硬背通过机会也是很大,但到了郡试,就不是如此。”

    “县试考出,不过是童生,官府授下的道法,只是吐纳养生之小术,练成也不过是筑基,此举对大家族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这县试实则是对寒门网开一面,以便寒门之中人才能有一个晋升之阶,所以要求不高。”

    “郡试时,考出的就是秀才,道经科出来的秀才,未来就可在咒禁司、道录司录名,有机会补上道吏的缺·······我家在县还有些影响力,只要你们能考出,在县中也有一席之地。”

    有资格补缺,不代表就能补缺。

    别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