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

    第7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 (第2/3页)

里的一首田园诗,一幅风俗画,写不够,画不够,看不够。一个小小的雪爬犁为东北百姓们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冬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爬犁的名称在不同民族中有不同称呼,又称扒犁、扒杆、拖拉、雪橇,满语称“法喇”,远处看似车,近处瞅似船。爬犁按牵引动力可分为人力爬犁,畜力爬犁和电力爬犁。按用途可分载人、载货与娱乐爬犁。载货的较大,也比较复杂,载人的小一些,也有一种轻盈巧小袖珍,供小孩玩的简易小爬犁,还有供接新娘用的婚礼彩爬犁,赫哲族叫爬犁轿,接新娘用的,给婚礼增添了喜庆吉祥的色彩。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方,还有一种爬犁脚上挂有铁瓦的俄式大爬犁。雪爬犁有马爬犁、牛爬犁、狗爬犁、羊爬犁、驴爬犁、驼鹿(四不象)爬犁、四不象力量大,有耐心,又灵活,不怕寒冷。当今在著名雪乡旅游景区有现代电动爬犁等划雪器材。现在南方也建有旅游冰雪大世界,人造冰雪,当然与北方自然雪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那么为什么叫爬犁呢?因为这种工具很像田地里耕地用的犁杖,爬是指没有轮子,而能在冰雪上滑,看上去就像在地上爬行,说的既准确又形象。

    爬犁是生活在北方冰雪世界中人们的主要运输工具。像东北还有西伯利亚这些苦寒之地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冰雪期,而户外山川沟野之间雪特大,往往填没了“道眼”,只有爬犁可以不分道路,只要有冰、有雪,便可在其上行走,靠的是动物的牵引。

    做像样的马拉爬犁需要有名气的木匠大师傅,用两根柞木、桦木、或榆树木杆,树质较硬又有韧性的,老百姓所说的“艮”,木杆一丈长,一端用火烘烤,使其成弓形高高翘起,另一端平直,打上横杆,加上四个支柱,做成车厢,凿铆镶死,铆榫相接,放入水里泡浸上一宿,木头一涨,榫与铆接触严实,比铁钉钉的还结实,再铺上木板和杂草,还可以支上个睡棚,也叫暖棚或皮棚,棚内可放有火盆或脚炉,这样就可以坐人了。这样的爬犁需要一整天才能做成,要是做那种人拉的简易爬犁,一般木匠一天能做上好几个。

    爬犁一般用牛拉马拖外,像东北那边的女真、肃慎、锡伯、鄂伦春、赫哲等民族,还常常使用狗、鹿、四不像等动物来拉。

    这种既可以载人又可以运货的爬犁,是实在是在这塞北冰雪世界里居家旅行,行走江湖,杀人灭口,打劫抢掠的必备神器啊。

    在这个时空铁太过珍贵,打造兵器还不够用呢,那有闲铁造爬犁?不过哥这里有无边无尽的大森林,优良木材是应有尽有,作为一个半游牧半渔猎的部族,黠戛斯人什么没有就是有牛有羊还有马匹,甚至连哈士奇和驯鹿这样的玩意在部族里也不少见,而木匠活几乎是个男人就会一点儿,那这么一来就好办了不是?

    李路负责想和策划,他的手下还有部民负责干,很快几百具既能拉人也能载货的雪爬犁就被制造了出来,这解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