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青沙山之战(上)
第360章 青沙山之战(上) (第2/3页)
民,一世英名尽丧,
没想到自己改变了吐蕃历史,论钦陵变成了现在的薛钦陵,可是这两人又对上了,不得不说,这就是一对天生的冤家对头啊。
李路感慨了一声之后,就下令给远在日光城的薛钦陵,务必全歼入侵唐军,至于他们的那个主帅薛仁贵,能活捉就活捉。
在收到了李路的命令之后,薛钦陵赶紧赶往河湟,他在仔细研究之后,制定了一个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计划。
另一方面,长安城那边,李治也正式下令,由在辽东战场上声名赫赫,又被誉为“三箭定天山”的神话般人物,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领兵十万兵进高原便送吐谷浑逃亡可汗慕容忠还故地复国。
薛仁贵此次西征,虽打着“逻娑道”的旗子,貌似将矛头对向了高原的心脏地带,但其真正目的,还只是帮助吐谷浑复国。至于所谓“逻娑道”,用意无非是恐吓对方、召唤吐谷浑故民,鼓舞己方将士士气。
由此,唐军的战争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一方面夺回原本属于长安的河湟谷底东部地区,进驻战略要点乌海城,以此阻止英军北进,一方面通过在吐谷浑故地的一两次歼灭战消灭或驱逐英国在吐谷浑故地的军事力量,为吐谷浑复国创造军事条件。若此,则可以利用吐谷浑王为号召完成复国之梦,下一步就可以政治解决吐谷浑问题。
薛仁贵此次西征的战略部署完全是为了实现其战争目的而策划的。可是英军在七年之前吞并占据吐谷浑之后,在薛钦陵的亲自经营下,这里已被经营成为英军高原集群重要的战略重地。
实际上,吐谷浑故地的民族渊源和地理位置,以及英国的统治政策,也决定了当地民众之心必定倾向于英国而不是唐朝。而李治以及薛仁贵以及那些吐谷浑贵族们似乎都没有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还做着当地百姓渴望吐谷浑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